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天麻钩藤饮为胡光慈著《杂病证治新义》方。功用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可应用于肝阳上亢,风阳上扰之眩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近30年以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文献,通过频数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总结出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再用统计软件SPSS 18.0整理数据,采用频数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统计结果做深层次的阐述。结果:高脂血症常见证型34个,其中肝肾阴虚、痰浊内阻、痰瘀互结、气滞血瘀、脾肾阳虚、气虚血瘀、脾虚痰阻、湿热蕴结、肝郁气滞、脾虚湿盛、瘀血内结、肝胆湿热、肝阳上亢累计频率达81.44%;用药共322味,按功能分为39类,进一步合并为19类,其中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消食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理气药、平肝息风药、泻下药出现频率累计达到90.80%;此外,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还得出一些聚类方。结论:中医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根据中医辨证对高脂血症的分型、以及治疗所用药物的功效、性味、归经等与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密切相关,发现这些特点和规律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2月就诊的11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资料,将54例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5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较对照组73.2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效较好,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