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艾迪注射液联合FAP化疗方案治疗肝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无手术指征的肝癌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4例,观察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卡式评分),肝CP分级,AFP及毒副作用变化。结果:①治疗组AFP下降率,卡式评分改善率高于对照组;近期进展率、白细胞下降率,胃肠道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②治疗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肝CP分级上升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意义。结论:艾迪注射液有增强抗癌、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910年Newbauer学者首先描述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糖代谢紊乱。之后90来被许多学者所证实,其发生率约为50%。多数病人表现为糖耐量减低,即所谓尿毒症假性糖尿病,少数病人出现自发性低血糖。自2000年至2004年,我科住院病人有4例出现自发性低血糖,占4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9.5%,与文献报道相符,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玉秋 《山东医药》2005,45(22):31-31
2004年2月-2005年2月,我们采用青霉素治疗急性脑梗死46例,观察青霉素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非降脂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他汀类药物试验充分肯定了降脂治疗的临床益处,长期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如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和抑制血栓形成等),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组病例为1999年3月至2002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总计5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297例,其中男162例,女135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46岁,平均年龄57岁。对照组286例,其中男151例。女135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51岁,平均年龄62岁。所选病人的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1988年2月制定,1989年6月修订的标准,现代医学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6.
开宣肺气与导滞通腑并施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玉秋 《山东医药》2004,44(7):47-48
小儿外感咳嗽发病率居儿科疾病之首,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根据病因、小儿生理特点、病理及脏腑表里关系,2001年8月到2003年8月,笔者采用开宣肺气与导滞通腑并施治法,自拟双解止咳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咳嗽11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非降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他汀类药物试验充分肯定了降脂治疗的临床益处,长期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如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和抑制血栓形成等),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董玉秋  杨巍 《当代医学》2010,16(2):100-101
目的评价前房穿刺在小梁切除术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中合并行前房穿刺,通过前房穿刺口放出房水,注入平衡盐水,调节眼内压,促使前房形成。结果62只眼仅有3只眼术中虹膜根部球形突出,术后浅前房发生率约10%,术后随访1a,眼压控制在10~17mmHg。结论小梁切除术合并前房穿刺可以减轻手术并发症,使手术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骨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软骨骨关节疾病,病理改变多发生在儿童关节透明软骨部位。为了进一步探索大骨节病的发生、发展趋势,我们地区近些年来开展了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有关病情做如下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流行病学调查,按统一要求,对发病病区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135例(170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24例(2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24例(28眼)发生率为18%。发生原因:滤过性强15例,结膜漏8例,脉络膜脱离3例,其中,5眼行手术治疗,其他患者采用加压包扎、散瞳、抗炎、甘露醇静脉滴注保守治疗前房恢复。结论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的主要并发症,术前降压、术中操作精细、切口对合准确、术终重建前房,术后密切观察、早发现、及时恢复前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