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诊是祖国医学中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有“脉为医之关键,医不察脉则无以别证”之说。自古以来,脉学专著甚多,基本脉象可归纳为28种。各种脉象的分类主要依据医生的“指下感”,而有些脉象的界限又不很清楚。所以中医切脉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经验。这对于初学诊脉者来说,就会形成“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困境。因此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使脉诊客观化,就可以比较容易地鉴别各种不同的脉象,提高中医诊断的准确率,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我们应用北京医疗仪器厂生产的BYS  相似文献   
2.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依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并不困难,治疗分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如果临床判定成脓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目前临床所采用的方法在脓肿是否成脓的判定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脓肿位置较深及高位脓肿更是如此.因此有必要找到一些更实用、准确的方法,而B超在这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1,2]  相似文献   
3.
肛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7%~3.6%,国外为8%~25%.发病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5:1[1].  相似文献   
4.
周静芹  胡林山 《河北医学》2011,17(6):842-843
乳窍内不时溢出少量血性液,称为乳衄,疡医大全·卷二十·乳衄门:“妇女乳房并不坚肿结核,惟乳窍常流鲜血,此名乳衄”。此病多见于西医乳管内乳头状瘤,为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为乳头溢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病多发于30—50岁经产妇女,其特点是乳头单个或多个乳孔溢出血性液体,或有乳晕下单发肿块。由于本病绝大多数为良性疾患,而西医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疗法,  相似文献   
5.
肛周脓肿的B超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肛周脓肿的诊断多依赖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指诊及肛门镜检查,但对于高位脓肿或初期症状不典型的不易确诊,并且很难判明其位置、范围、深度及与肛管直肠的关系.我们对100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B超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系统论思想在中医外科学中的体现附属肛肠医院胡林山关键词中医,外科学,系统论系统论是遵循人体和疾病的系统规律进行考察和调节的方法模式。在这里“系统”一词既不是作为一般的形容词,也不是作为生理解剖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那样的专业术语,而是现代科学...  相似文献   
7.
愈痔膏是我们根据肛肠疾病术后特点 ,遵循祖国医学传统理论 ,在中医外用方剂的基础上所研制的一种新的促进创口愈合的中医外用药。并在临床上以传统的中医外用药生肌玉红膏、白玉膏 [1 ]为对照组 ,对包括痔、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等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创面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现以肛瘘为例介绍之。1 临床资料将 5 0 0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愈痔膏 1 80人 )、对照组 (生肌玉红膏 1 6 0人 )、对照组 (白玉膏1 6 0人 )。2 使用方法术后根据不同情况按组施用上述三种药物。实验组术后第 2天即用药 ;对照组 亦术后第 2天用药 ;对照组 …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的愈痔膏的药理与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证实其有促进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以家兔及昆明小鼠作为实验运动,进行药理方面的止血、体外抑茵、安全性等实验;免疫方面进行巨噬细胞功能实验;结果:药理实验发现,该药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茵中度或高度敏感,对皮肤无过敏反应;免疫实验发现,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愈痔有较好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科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中,发现部分病人合并有晨起便急、便次数多、便溏等慢性腹泻症状,从而考虑腹泻与颈椎病有关。自1984年7月至1987年1月共诊治颈椎病1947例;合并有慢性腹泻者200例(既往曾经临床钡餐X线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肠功能紊乱或中医诊为五更泻)。  相似文献   
10.
1984年7月,我科在应用按摩及颈椎定点牵引复位法治疗颈椎病中,发现部分病人合并有晨起便急、便次数多,便溏等慢性腹泻症状,从而考虑腹泻是否与颈椎病有关。于1984年8月开始对颈椎病伴有长期慢性腹泻的50例病人(既往曾经临床钡餐X线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肠功能紊乱或中医诊为五更泻),进行了治疗。临床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