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水平在胸主动脉瘤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0例胸主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研究组;再以3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将其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初检时血清MMP-11、TGF-β1表达水平差异,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胸主动脉瘤患者血清MMP-11与血清TGF-β1水平的相关性;根据病理类型,将研究组患者分为真性动脉瘤组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组两个亚组,比较其血清MMP-11、TGF-β1水平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血清MMP-11、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胸主动脉瘤患者血清MMP-11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真性动脉瘤组患者血清MMP-11、TGF-β1水平明显高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组(P<0.05)。结论 胸主动脉瘤患者中血清MMP-11表达与TGF-β1调控关系密切,了解MMP-11、TGF-β1表达水平有利于临床防治胸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2.
CT定位下胶原酶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发  田文海  刘家麟 《华夏医学》2002,15(4):472-473
目的:了解在CT定位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意义。方法:21例患者术前均作俯卧外位CT平扫定位,在定位像上取病变椎间盘一般在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中部层面,层厚层距3mm扫描,在此图像上测量并是出表皮穿刺进针点及进针角度。即在该椎间盘层面皮下棘突正中线至间盘中央作一垂线,通过间盘中央向侧方斜向后外方经上关节突旁0.2cm至该椎体背侧皮下作一斜线,连接皮下棘突正中线并成直角,与斜线交点为穿刺进针点,与斜线所夹角度为穿刺进针角度,斜线的长度为预计穿刺进针深度。结果:21例在CT定位像测得的穿刺点与棘突正中线的距离为5.0-7.0cm,平均为6.3cm,测得进针角度为42-47度,平均44度,平均斜向进针深度为8.5cm,与有关文献记载的进针点距离和穿刺进针角度的参数基本一致。21例治疗后随访观察效果:优7例,良13例,差1例。结论:CT定位下确定穿刺点及穿刺进针角度、预计穿刺进针深度等简便易行,准确性高,为提高穿刺的成功提供准确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九针治疗面瘫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毫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梅花针、锋勾针、细火针等新九针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33%,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九针治疗面瘫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的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骨科膝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60例拟行椎管内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按常规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成功后,A组注入0.75%的布比卡因12 mg.B组注入0.75%的布比卡因6 mg与10μg芬太尼混合药液1 mL.连续监测血压、心率,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运动阻滞程度.结果:A组的感觉阻滞平面高于B组,A组为T5~T8,B组为T8~T10,运动阻滞持续时间,A组比B组延长(P<0.05).A组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大于B组(P<0.05).两组的麻醉止痛效果无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满足骨科膝关节镜手术的需求,且有术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平稳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新九针圆利针与芒针齐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新九针圆利针与普通芒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新九针圆利针组(圆利针组)和芒针治疗组(芒针组),每组40例.圆利针组采用新九针圆利针(0.60 mm×125 mm)在“梨状肌三穴”实施齐刺治疗,芒针组以普通规格芒针(0.32 mm×125 mm)在“梨状肌三穴”实施齐刺治疗,两组均予常规针刺委中、阳陵泉.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痛阈值.结果:圆利针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优于芒针组的77.5% (31/40,P<0.05).两组治疗后痛阈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均P<0.01);圆利针组痛阈值增量明显大于芒针组(P<0.01).结论:新九针圆利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确切,优于普通芒针,与其能有效提高局部组织痛阈值有关.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急性带状疱疹愈合后1个月仍持续存在的一种疼痛,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我国PHN的发病率为9%~34%[1],其治疗以药物为基础,常结合微创介入治疗、射频治疗等方法。射频治疗模式包括连续射频(continuous radiofrequency,CRF)和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PRF临床较为常用,因其不引起神经改变,可避免对痛觉和触觉纤维造成热凝损伤,疼痛缓解效果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少。缺点是镇痛效果持续时间短,不少病人需反复治疗;而CRF易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治疗后虽然疼痛缓解时间长,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多[2,3]。  相似文献   
7.
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5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符合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细火针刺阿是穴、师氏颈夹脊穴及局部循经取穴,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11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1%(95%CI=89.76%-98.91%);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0例,好转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1.79%(95%CI=57.67%-85.9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uc=2.4060,P=0.0168);且两组95%的可信区间不重叠。对有效病例随访1年结果表明,治疗组发生复发的危险性明显降低(OR=0.32,95%CI=0.11-0.95);治疗组每治疗4例有效患者,可较对照组减少1例复发病例(NNT=4.28,95%CI=2.21-64.52)。  相似文献   
8.
头痛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属中医"头痛"、"头风"范畴,头痛多呈弥漫性,单侧或双侧疼痛,疼痛性质可为搏动痛、刺痛、钝痛等,疼痛发作时常伴有眩晕、恶心、呕吐、寒冷感、耳鸣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前提下,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ASAI~II级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MA组)及气管插管组(TT组)。采用靶控输注盐酸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盐酸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6μg/L;丙泊酚血浆靶浓度2.5~3.0mg/L,不使用肌松药。术中根据血压、心率(HR)调整药物剂量。记录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15min,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5min,切皮时,拔管后即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插管/喉罩成功后即开始记录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结果:TT组插管期和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与LM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的PETC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总剂量上,TT组明显高于LMA组(P〈0.05)。结论:喉罩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优点明显,在不使用肌松药物的前提下病人可耐受,能有效维持气道通畅,且较气管插管更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病人应激反应轻,更加适合应用在乳腺癌根治手术麻醉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