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19年12月以来,以我国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以人群集散辐射传播为特点,全国各地病例陆续出现增加。疫情发源地罹患患者早期以身热不扬、干咳气促、身楚乏力为主要症状,以脉濡缓、舌苔厚腻、胸部X线检查显示炎性反应性改变为特征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性肺炎为主的新型传染病。疫情传入地的患者早期症状由于地域的不同,有所差异。各地传统中医、现代医学先后集体或个人出台了相关诊疗方法和建议方案。作为现代中医,按照习近平主席:“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和“中西并重”的指示精神。为规范这一新型传染病“瘟疫”的认知和诊疗,综合相关资料,根据疫情演变规律,结合个人经验与体会,特此探讨COVID-19感染性肺炎的诊疗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90年代对苦参素药理学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大量应用,发现其对病毒性肝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需要抗病毒治疗但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接受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本着不放弃每1例有希望治疗的患者的原则,探索用苦参素治疗被正规抗病毒方法“抛弃”的部分患者,近4年观察治疗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33例,证明苦参素抗病毒的临床效果确切,是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复方复肝解毒方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30只),16周末断头处死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部分大鼠(9只),取血清和肝组织标本.模型组另20只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24周后一并处死.分别以HE、SudanⅣ、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和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观察复肝解毒方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和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增高,肝组织表现有明显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PPARγ蛋白和mRNA的表达减弱;中药治疗组肝组织脂变、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接近正常对照组,PPARγ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强(与治疗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对照组血清ALT水平和肝细胞脂变程度较模型组减轻,但炎症、纤维化和PPARγ的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复肝解毒方可以有效逆转酒精所致的肝损伤,这与本方可以活化核因子PPARγ,抑制酒精性肝损伤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单侧探查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PHPT)小切口单侧探查的适应证和探查经验。方法 对我科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所作的26例小切口单侧探查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切口单侧探查26例,成功25例。结论 对诊断明确且准确定位者先采取定位侧小切口;冰冻切片证实为甲状旁腺肿瘤。且病理学特点与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定位诊断相符者可仅行单侧探查。  相似文献   
5.
利胆利胰法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利胆利胰法对胆胰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豚鼠及家兔为对象观察利胆合剂、胰炎合剂的利胆、利胰作用及对胆、胰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利胆合剂能全面促进胆汁分泌,拮抗化脓性胆管炎内毒素血症。胰炎合剂具有水利胰作用。结论:利胆利胰法对胆胰疾病具有确切疗效,可提高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病人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9岁,工人。主因间断皮肤瘙痒、眼黄、尿黄18年,加重2个月于2007年6月12日入院。缘于18年前醉酒后出现皮肤瘙痒、眼黄、尿黄,伴乏力、纳差,于当地诊所口服中药(具体方剂不详)治疗,症状好转。此后间断出现上述症状,以饮酒、劳累后为重,口服中药后症状均可缓解。曾就诊于多家医院,未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脂肪性肝病(FL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实验性脂肪性肝病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PPARγ在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9岁。因发热、全身无力、四肢肌痛14d入院。入院前14d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最高39.8℃。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清开灵静脉点滴,2d后出现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肌痛。当地医院肺CT示:右下肺感染。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血象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4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n=20),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吃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对比观察2组术后3d及4周血清生化学指标及血象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3d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分别为(75.6±19.3)U/L和(74.3±16.4)U/L,白细胞下降分别为(4.1±0.4)×10^9/L和(4.1±0.6)×10^9/L。术后4周,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术后3d明显降低,分别为(60.7±14.0)U/L和(62.8±8.8)U/L(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4周白细胞计数为(5.1±0.6)×10^9/L,明显高于术后3d计数值(P〈0.05)。术后4周,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比注射液能有效降低TACE术后肝癌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并具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中药在体液失衡处理中的应用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液平衡在现代医学中已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多依靠输液进行治疗体液失衡。笔者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体会到单纯液体疗法在有些病理变化时并不能达到理想目的,而需根据中医理论进行中药应用。中医对于体液失衡的认识历史悠久,对于人体中津液的保护非常重视,对于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