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由简单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特别是神经胃肠病学概念的提出,功能性胃肠病在消化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具体谈了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再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再给予氯吡格雷联合美托洛尔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绞痛发作时间,统计活动平板运动增加时间,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ST段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每次心绞痛发作时间缩短值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活动平板运动时间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美托洛尔能够有效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有效降低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提高患者运动活动量,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西药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均治疗4周进行临床观察。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素(endothelin,ET)。[结果]两组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素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疗效满意,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应用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内皮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差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次,tid,15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空腹抽血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9,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仅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应用具有确切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症状改善,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6.
慢性咳嗽临床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这可能是唯一症状;咳嗽时间≥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咽痒、咽后黏液附着感、鼻后滴流感、胸骨后烧灼感、反酸等和对刺激气体敏感等。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性 ,5 0岁 ,因发作性右下肢抽搐多次而于 2 0 0 1年 8月 2 7日来诊。患者既往无颅脑外伤及类似抽搐病史。一年前因“鼻咽癌”行局部放射治疗。近 1个月来多次出现发作性右下肢抽搐 ,开始为右侧足趾抽搐 ,逐渐延展至小腿及大腿部 ,严重发作时波及右上肢 ,约 3~ 5 min后抽搐可自行停止。抽搐时伴有意识模糊 ,抽搐停止后约 5 min清醒 ,清醒后感头晕、腰痛、四肢乏力及右下肢麻木。体检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脑电图显示左侧顶叶低密度病灶 ,提示放射性脑炎。临床诊断为放射性脑炎 ,部分发作型癫痫。予卡…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0岁,于2002年8月30日来诊.患者一天前因左膝关节肿痛在当地医生处诊治,服用中药汤剂,其处方含制川、草乌,威灵仙,白及,贝母,半夏,瓜蒌等.服用后6h自觉口腔和咽喉粘膜有烧灼感,继而感到麻木,逐渐出现四肢麻木、乏力,以致不能站立,并伴有胸闷、心悸,呕吐2次.因而来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心血管内科对患者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56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结果:通过对256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率为7.13%,高于本院平均感染率4.59%.按感染部位统计依次包括:下呼吸道感染114例,上呼吸道感染60例,泌尿系统感染38例,胃肠道感染3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4例.结论:在临床上应准确严格地把握侵入性操作适应证,对于有合并症患者应重点监控及保护.对于感染患者应提前进行药敏试验并视结果进行用药指导,并应在患者符合出院条件时及时安排患者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