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李国灿 《新中医》2018,50(3):160-16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因失访、脱落对照组完成55例,观察组完成57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片及甲磺酸倍他斯汀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3周。治疗前后对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颈椎退变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多普勒超声记录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2.98%,高于对照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CV量表眩晕(程度、频度和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评分均上升,颈椎退变程度均有改善,CASCS评分均升高,PSV及EDV均增加,RI及PI均降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ESCV量表各项评分、CAS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SV及EDV均快于对照组,RI及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缓解颈源性眩晕患者的头晕及伴随症状,改善颈椎功能和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且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内服治疗。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上常可发现脑部外伤后出现周围性面瘫.从2001年以来我院针灸科与神经外科合作,运用温针灸配合弥可保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该病45例,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在产后6 ~8h仍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产后尿潴留不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原因[1],给产妇造成身心痛苦.我科采用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7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体针结合耳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均来自门诊 ,筛选出超过标准体重 2 0 % [标准体重 =(身高-10 0 )cm× 0 9] ,体重指数 =[体重 (kg) /身高的平方 (平方米 ) ] >2 4,经临床检查符合单纯性肥胖标准的 132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最大的 6 8岁 ,最小 14岁 ,平均年龄为 36 7岁。指数最大为 43 3,最小是2 4 1,平均指数 2 6 17。2 治疗方法2 1 体针 主穴 :中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滑肉门、外陵、水道、肩、曲池、髀关、足三里、丰隆。配穴 :实证 (脾胃俱旺和胃肠实热型 )加内庭、上巨虚、支沟、梁丘。虚证 (脾胃俱虚和真元不足型 )加肺俞、胰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拔罐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产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电针、TDP、拔罐配合功能锻炼的综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8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拔罐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荨麻疹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导致的局限性水肿反应,发病率高[1]。风团、红斑是荨麻疹的主要症状,发作时往往伴有剧烈的瘙痒,发作后皮肤不留痕迹,通常会反复发作,难以根治[2]。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且持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3]。西医药对慢性荨麻疹症状缓解以及病情控制具有一定效果,但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4]。中药口服、针刺、穴位放血、拔火罐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