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Rac1活化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中的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对其活化的影响。方法: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p21活化激酶1 p21结合结构域(PBD)即GST-PBD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纯化;GST-pull down实验检测C.pn感染VSMCs后Rac1活性的变化;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 (25 μmol/L)预处理VSMCs,GST-pull down实验检测Rac1活性的变化;Rac1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50 μmol/L)预处理VSMCs,wound-healing 实验和Transwell 实验观察VSMCs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后,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得到足量有效的GST-PBD融合蛋白;GST-pull down实验结果显示,C.pn感染VSMCs后Rac1活性增强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Y294002预处理VSMC后,C.pn感染诱导的Rac1活性明显下降(P<0.05);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NSC23766预处理的 C.pn感染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单纯感染组(P<0.05)。结论: C.pn感染可能通过PI3K激活Rac1,从而诱导VSMCs迁移。  相似文献   
2.
<正>目的:观察肺炎衣原体(C.pn)感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探讨TLR2-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C.pn感染诱导VSMC迁移中的作用。方法:组织贴块法行大鼠原代VSMC培养;免疫荧光法确认C.pn成功感染VSMC;Wound-healing assay和Transwell assay观察C.pn感染对VSMC迁移能力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苷(TSG)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采用改良法建立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沙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TSG大、中、小剂量(6、3、1.5 mg/kg),阳性对照药依达拉奉注射组(3 mg/kg)。7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定学习记忆功能;脑组织匀浆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免疫组化SABC法显示Nestin蛋白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游出时间和游泳距离明显延长,而TSG治疗组、依达拉奉对照组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沙鼠脑组织中SOD活性、GSH-Px酶活力单位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TSG(6、3 mg/kg)可显著提高血清SOD活性和GSH-Px酶活力单位,TSG(6、3、1.5 mg/kg)可明显降低MDA含量;TSG(6、3、1.5 mg/kg)Nestin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有明显增高。结论 TS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及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树突状细胞(DC)表面钙网蛋白(CRT)的组成性和诱导性表达,并初步分析细胞表面CRT在DC分化及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 AriaⅢ流式分选仪分选出C57 BL/6小鼠脾脏来源的DC,以荧光素标记的CRT多抗和CRT单克隆抗体染色,检测静息态DC表面CRT的组成性表达;静息态DC在体外以脂多糖(LPS)刺激培养24 h后,同样以抗体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后DC表面CRT表达量的变化;并检测DC诱导活化前后细胞表面CD86表达量的变化,以确定诱导前后DC的分化状态。结果静息态DC表面能检测到CRT的低水平组成性表达;LPS体外刺激能够有效诱导DC成熟,促使其高表达CRT,商品化CRT多抗和CRT单抗流式检测结果趋势一致,LPS能够诱导DC活化,成熟DC表面CD86的表达量较静息态DC显著提高。结论 CRT表达于静息态及活化态DC细胞表面,在LPS诱导下表达量会明显增加,初步提示在某些疾病状态下,DC细胞膜表面CRT表达量明显提高的状态,可能与其免疫学功能及某些病理状态相关,如抗原提呈、诱导T细胞分化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RA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A,HLA-DRA)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来源的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365例HCC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及365例非HCC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相关暴露因素资料,并采用TaqMan-MGB探针定量PCR法对rs3135395 G>T、rs3135338 T>C和rs2395178 G>C进行基因型检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SNP位点各基因型与HCC易感性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携带rs3135338 TC基因型和显性模型(TC+CC)的个体HCC易感性较TT基因型携带者显著降低(OR=0.47,95% CI=0.25~0.91,P=0.024;OR=0.53,95% CI=0.28~0.95,P=0.045)。与rs2395178 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C基因型和显性模型(GC+CC)携带者HCC易感性显著降低(OR=0.41,95% CI=0.29~0.57,P<0.001;OR=0.58,95% CI=0.41~0.81,P=0.002)。结论 HLA-DRA基因rs3135338 T>C和rs2395178 G>C与HCC易感性相关,可为揭示免疫相关基因遗传多态性对HCC发生的作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百咳宁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m L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2 m L生理盐水混合,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百咳宁颗粒,患儿年龄≤1岁,1袋/次;1岁<年龄≤3岁,1.5袋/次;年龄>3岁,2袋/次,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公斤体质量潮气量、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公斤体质量潮气量、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7、IL-6、CR...  相似文献   
7.
8.
<正>目的:观察黄连素对肺炎衣原体(C.pn)感染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VEC)形成新生血管能力的影响,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C.pn增殖培养后感染VEC(PCR和透射电镜确认感染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I3K/Akt在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感染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 muscle cell,VSMC)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透射电镜鉴定C.pn成功感染VSMC;采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VSMC后,wound-healing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观察VSMC迁移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实验检测VSMC内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透射电镜可观察到感染的VSMC内出现典型的C.pn原体;C.pn感染VSMC 24 h后,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C.pn感染组VSMC的迁移能力增强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pn感染组Akt的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可有效抑制C.pn感染诱导的VSMC迁移及Akt的磷酸化。结论 C.pn感染通过激活PI3K/Akt促进VSMC迁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腺癌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人胃腺癌组织(男22例,女14例;≤60岁16例,>60岁20例;肿瘤直径≤5 cm13例,>5 cm 23例;高、中分化11例,低分化25例;有淋巴结转移24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以内6例,肌层11例,浆膜层19例;组织学分级,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24例;TNM分期,Ⅰ、Ⅱ期11例,Ⅲ、Ⅳ期25例)、15例相应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eX抗原合成酶α-1,3岩藻糖转移酶(α-1,3 Fuc-T)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种组织中SLeX抗原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 Fuc-T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 Fuc-T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相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结论:SLeX抗原表达与人胃腺癌转移和浸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腺癌浸润和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