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PI3K/Akt信号通路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简称。该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广泛参与了细胞凋亡和存活,在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着保护神经的作用,并且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神经细胞的生存、增殖及分化等。为了进一步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针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从PI3K/Akt信号通路的分子生物学及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血管性痴呆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阐释,以期为临床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脑电图(EEG)技术是神经电生理学重要的检测手段,因客观、敏感、高特异性与易量化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针刺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中。为进一步探讨EEG技术在针刺效应研究中的应用现状,通过检索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无论是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状态,EEG技术均能从脑电生理学角度初步验证针刺腧穴效应特异性、针刺得气效应、针刺时间效应和针刺效应影响因素特异性作用,从而揭示针刺多靶点、多通道、多层次和整体性的针刺效应中枢机制,为针灸研究提供客观定量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灸在改善大脑认知功能方面,多选取具有温阳通脑,生髓益脑功效的经穴,可加速缺血半暗区灌注,减缓神经元进一步损伤,加快代谢,促进大脑的修复,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行为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可采用针灸并用、针药结合、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等疗法治疗。目前,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还存在许多问题:VD的诊断还不够及时,诊断标准不一致,过分依靠主观的临床表现,缺乏客观的病理学、生化、影像学指标。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差异较大,不具有可比性和可重复性。纳入标准不统一,不能客观把握疾病的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在今后应加快血管性痴呆的基础实验研究,用大量分子生物学指标支持临床,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了自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和氢火焰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大于100.2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47%。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适合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氯乙烯、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单体含量的自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准确称取样品于顶空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加盖密封,放入自动顶空进样器,供气相色谱分析,外标法定量。采用DB-624毛细管柱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氯乙烯、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单体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50、0.9992和0.9977)。平均回收率为84%~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9%~1.72%。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合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氯乙烯、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单体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丙烯腈单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了自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丙烯腈单体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和氢火焰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大于97.5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77%.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适合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丙烯腈单体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胃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治疗预后和生命质量。现代医学以保守治疗为主,临床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疗效有限且多数治疗存在不良反应。基于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理论体系在防治PGS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且临床多项试验表明中医药治疗PGS安全有效,其中针灸作为中医药瑰宝,在治疗PGS中疗效显著。本文基于针灸通过调节脑肠肽水平治疗PGS,探讨治疗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手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醒脑开窍针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所创,是基于中医学对脑卒中(脑中风)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所致"窍闭神逆,神不导气"的基本病机,提出的治疗原则和针刺方法,广泛应用于脑中风各期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对于脑卒中后并发睡眠障碍、抑郁、血管性痴呆、吞咽障碍、便秘、呃逆,强调以调神为基础,将辨病与辨证统一,随证配穴,同时重视手法的量学标准。卒中后的诸多并发症除卒中本身原因外,还与患者卒中后心理情绪、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醒脑开窍针法从整体调神论治,也符合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脑卒中后并发症可出现在脑卒中的各个时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本法的针刺干预时机、疗程、疗效评价、机制研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调神法选穴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调神法选穴针刺,对照组加用常规针刺,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ACA、MCA、PC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快(P<0.05),治疗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调神法选穴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增加大脑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0.
腰痛是以患者自身感觉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的一类病症,目前临床多采用针灸、推拿等疗法治疗,然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治疗多集中在腰背部局部穴位,而忽视腹部及腹压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医经络理论以及现代解剖与腰痛相关阳性反应点的相关性,采用针刺、推拿腹部腧穴及腹部对应反应点调阴治阳来改善腹压,进而改善腰痛症状,取得显著疗效.现将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