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细胞(stem cells)指在生命成长和发育中起“主干”作用的原始细胞,它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根据其发育阶段不同,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细胞)两类。ES细胞因其来源困难、免疫排斥、转化条件未明及伦理道德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其应用。AS细胞自我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神经损伤等因素问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年龄、性别组成具有均衡性的正常人各40例,分别在发病后或入组后第3、7、10、14天取肝素抗凝血,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38^-细胞百分率;同时用适用于脑梗死急性期的Fugl-Meyer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脑梗死发病后2W内随着病程的增加,CD34^+CD38^-细胞水平;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CD34^+CD38^-细胞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两性间及不同年龄患者CD34^+CD38^-细胞水平均无差别。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水平在病程2W内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神经功能损害严重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水平较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很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病例与家系作者遇到 1家 6例家族性Bell氏麻痹 ,现报告如下 :先证者 ,男 ,44岁。 1997年 12月 11日因受凉后突发右眼不能闭合 ,口角偏向左侧 1天为主诉而就诊入院。入院时体查 :神清 ,右乳突处有轻压痛 ,眼球运动正常 ,右眼球结膜轻度充血。右侧额纹消失 ,皱眉不能。睑裂右 >左 ,右眼闭合不能 ,闭目时右眼裂为 4mm ,Bell氏征阳性。右侧鼻唇沟变浅 ,示齿口角向左侧歪斜。鼓腮、吹哨右侧口角漏气。味觉正常。双侧听觉正常。余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诊断 :右侧Bell氏麻痹。经以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物理疗法、针灸等治疗 2…  相似文献   
4.
甲磺酸二氢麦角碱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对脑梗死后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原则.对脑梗死后1个月病人,随机服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及肠溶阿司匹林或单服肠溶阿司匹林,每日各2片,共2个月,每月随诊1次,以巴氏指数(BI)、长谷川量表(HDS)作为疗效评估指标.结果102例最终完成2个月随访,其中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加肠溶阿司匹林组53例,肠溶阿司匹林组49例.巴氏指数在治疗后第1个月、第2个月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加肠溶阿司匹林组均优于肠溶阿司匹林组(P<0.05).长谷川痴呆量表第1个月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第2个月优于肠溶阿司匹林组(P<0.05).加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另一组为4.1%,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胃灼热,但并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可加快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115例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脑卒中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 脑出血46例,脑梗死69例,正常对照21例,患者分别在起病3d内及2周时采集血标本。血清NSE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按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标准进行,结果 脑梗死,脑出血组3d内及起病2周时血清NSE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01),并与SSS呈明显正相关(P<0.001),结论 脑卒中早期血清NSE明显升高,血清NSE与SSS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高血压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甲组(33例)、乙组(27例)、丙组(30例),甲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乙组应用氢氯噻嗪治疗,丙组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用药治疗,观察三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甲乙丙三组总有效分别为75.76%,74.08%,96.67%,与甲组、乙组比较,丙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且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用药治疗高血压,较单独用药疗效更优,且不良反应少,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动态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水平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变化 ,初步揭示急性脑梗死后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和年龄、性别组成具有均衡性的正常人各 4 0名 ,分别在发病后或入组后第 3d、7d、10d、14d取肝素抗凝血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 、CD38-细胞百分率。结果 脑梗死组第 3d、7d、10d、14d的CD34+ 、CD38-细胞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 (P<0 .0 5 )。脑梗死组各期CD34+ 、CD38-细胞水平之间两两比较亦均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而对照组各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水平在病程两周内均较正常对照组高 ,表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很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时期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测定21例SAH患者在病程第1~3天、第7~10天和第3周脑脊液中NO和丙二醛(MDA)含量,部分病例于病程第2周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患者脑脊液中NO含量于病程第7~10天显著降低(P<0.01),至第3周含量有所增加,但仍低于病初(P<0.05);经DSA证实有脑血管痉挛的3例患者脑脊液中NO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患者同时期含量;而MDA含量变化与此相反,第7~10天含量最高,至第3周降至病初水平。结论SAH患者脑脊液中NO含量降低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关,脑脊液中自由基含量增多是NO含量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ICU低钾血症患者高浓度静脉补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浓度深静脉微泵补钾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56例合并低钾血症的危重患者(排除补钾开始前连续3小时每小时尿量<30ml/h,补钾开始前出现急性肺水肿或中心静脉压超过12cmH2O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补钾浓度分别为1341mmol/L(相当于10%的氯化钾溶液)和53.64mmol/L(相当于0.4%的氯化钾溶液),补钾速度治疗组为6ml/h,对照组在保持中心静脉压不超过12cmH2O的条件下单位时间补钾量尽量保持与治疗组相同。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心电图变化、中心静脉压,血钾正常停止补钾。结果两组补钾前、后血钾浓度、补钾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补钾液体量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高钾血症、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肾功能对补钾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高浓度深静脉微泵补钾治疗危重低钾血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对合并急性肾损伤但无少尿或无尿的低钾血症患者也可在严密监测下行高浓度深静脉微泵补钾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及感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ICU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别、药敏试验和产酶菌检测。结果共分离致病茼589株,其中G^+球菌238株(占40.4%),前3位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G^-杆菌300株(占50.9%),G^-杆菌中以非发酵菌为主,占总阳性菌株的37.5%,前3位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真菌92株(占15.6%)。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分别占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92.4%和98.1%。铜绿假单胞菌对药敏谱上除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羡罗培南、亚胺培南外的所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鲍曼氏不动杆茼对关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于40%,余药敏谱上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7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于35%;大肠埃希氏菌扣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0.6%和32.0%。结论ICU感染病原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细菌耐药性监测时指导临床经验性选药及抗菌药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