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施氏温针灸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9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初次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61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醋氯芬酸分散片,观察组患者行施氏温针灸治疗,就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85.42%,P<0.05)。治疗后6周、3个月,观察组的各项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的50码最快步行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速度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氏温针灸治疗有助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眩晕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眩晕的古代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主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古代针灸治疗眩晕的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提炼出风池、神庭、合谷、头临泣、上星、天柱为古代针灸治疗眩晕最常用腧穴。同时合谷配风池、上星配风池、解溪配合谷是最常用的腧穴配伍。膀胱经、胆经为最常用经络。特定穴方面,以交会穴使用最频繁。此外头面部腧穴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结论:古代针灸治疗眩晕多使用局部选穴,特定穴是处方的组成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针刺和TDP照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积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有着显著疗效,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保障患者疾病稳定康复。  相似文献   
4.
针灸是我国中医特有的医疗技术,该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人体穴位及针法或针刺方法来治病。因针灸针需进入到患者体内,经过患者皮肤和皮下组织,甚至更深的人体组织,所以该方法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存在引发感染的可能性。文章就医院针灸科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感染及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以避免感染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同时促进其康复。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不同时期针灸治疗眩晕的经穴选用特点和规律。从先秦至清末涉及针灸内容的文献中收集相关数据,建立古代针灸治疗眩晕临床文献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历代针灸治疗眩晕常用的经脉、腧穴和特定穴,并分析潜在规律。共纳入针灸治疗眩晕处方82条。历代选穴以风池、合谷、上星、解溪为主;选经以足三阳经和督脉为主,其中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使用率最高,占23.04%;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占80.6%,其中交会穴最常用;远近配穴是最常见的选穴配伍法则。说明古代针灸治疗眩晕重视阳经腧穴,特定穴是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体现了辨证循经取穴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施氏温针结合双侧取穴法治疗面肌痉挛(H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施氏温针结合双侧取穴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观察面肌痉挛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组面肌痉挛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痉挛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痉挛程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满意率(包括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83.3%,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月,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并且均未影响患者治疗。结论:施氏温针结合双侧取穴法治疗HFS疗效良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滋阴疏肝汤联合八髎穴隔姜灸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妇科接诊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94例纳入研究,依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滋阴疏肝汤治疗,研究组患者选择滋阴疏肝汤联合八髎穴隔姜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性激素水平、卵巢功能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抗缪勒管激素(AMH)指标升高,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指标降低,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卵巢功能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的妊娠率66%(31/47)高于对照组43%(2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疏肝汤联合八髎穴隔姜灸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调节性激素指标表达,进而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提高患者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