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笔者通过查阅近30年来国内有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小肠为六腑之一,有着自身重要的生理功能、病机特点及证候特征[1]。中医辨证论治小肠病有其独到优势。笔者重点从中医小肠腑病角度,对小肠病患者的治法及用药规律等进行研究,从中获得一些有益资料,以期为中医小肠病系统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证候、各证候的诊断标准。方法:采用临床调查方法,收集7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7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所占百分比,并按由高到低顺序列出各证型相应症状的出现率,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论:确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证型及各证型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中主治肝肾亏虚证的成方制剂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主治肝肾亏虚证的所有成方制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并比较3种高频疾病的用药异同。结果:主治肝肾亏虚证成方制剂共154首。其中涉及药物309种,高频药物有补血之熟地黄、生地黄、当归、白芍,补肝肾之何首乌、枸杞、女贞子、牛膝、菟丝子、五味子、杜仲,健脾益气之茯苓、黄芪、甘草、党参。核心药物组合以补肝肾(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何首乌、牛膝)、养血(熟地黄、当归、白芍)和健脾之品(山药、茯苓)为主。涉及疾病67种,高频疾病为眩晕、耳鸣、不寐。治疗眩晕和耳鸣的药物组合基本相似,均以六味地黄丸、二至丸为基础加减,治疗不寐的药物组合以左归饮、二至丸为基础加减。结论:治疗肝肾亏虚证成方制剂以补肝肾、养血、健脾药物配伍为主,不同疾病肝肾亏虚证的用药很相似,但也有不同,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本研究结果对指导临床实践及开发新药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和西医学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之所以提出"中西医结合",正是因为中、西医学之间存在差异。西医学的文化特质是求真与求实,而中医学的文化特质是求善与求实,求真与求善在临床实践中的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方式。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属于具象思维,其思维是由"象"到"证"的过程。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属于抽象思维,其思维过程是由"病"到"因"。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中医的学习不能采取简单对号入座的线性思维模式,正确的方法是用中医的思维去认识、理解中医,才可继承好中医,进而开展好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党参的成方制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含党参的所有成方制剂,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组方规律。结果:含党参成方制剂共409首,主治证候共93种,主治疾病共110种。高频证候为气血两虚证、脾胃气虚证,其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八珍汤和四君子汤加减。高频主治疾病为眩晕、腹泻。治疗眩晕的药物组合以八珍汤为底方,包含十全大补汤和归脾汤;治疗腹泻的药物组合以四君子汤为底方,包含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支持度≥20%,置信度为0.9)。结论:含党参成方制剂功效主要为补益气血和健脾益气化湿,组方来源多为经典名方,这与党参的主要功效一致。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证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证型及各证型的证候特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证型进行规范化研究。方法:采用临床调查方法,收集7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运用SPSS软件,统计出各证型的频数,用聚类分析对症状进行归类,确立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的主要症状。结果:得出7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所占百分比,并按由高到低顺序列出各证型相应症状的出现率,同时得出7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的主要症状。结论:确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证型及各证型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医小肠病临床常见主要证型、各证型的证候特点以及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调查方法,收集220例中医小肠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0例中医小肠病证中各证型所占百分比,并按由高到低顺序列出中医小肠各证型相应症状的出现率.结论:中医小肠病复合证型中,气滞血瘀证、湿阻气滞证较常见.单一证型中,小肠气滞证、小肠寒热失调证、小肠虚寒证、小肠湿热证较常见.  相似文献   
9.
气的新陈代谢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称之为“气化”。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无不在不同的角度、范围与深度上参与了这类气化运动,包括人体内精微物质的消化、吸收、转输、敷布以及将其代谢产物排除体外的一系列代谢,故气化为生生之本。小肠气化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往人们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化之根,用脾胃的生理功能来概括小肠的生理功能,而忽略了小肠的生理尤其是小肠的气化功能,从而导致了对小肠的生理、病理乃至疾病的认识不够深入。故深入探讨小肠的气化功能,无论对研究脏象学说,还是指导临床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的组方规律,以期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黄芪-当归药对的所有成方制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数据库,采用该软件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主治证候和疾病进行频次分析,并对高频证候和疾病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共262首,主治证候共74种,主治疾病共95种。高频证候为气血两虚证、风寒湿凝滞筋骨证,治疗气血两虚证高频药物组合以八珍汤将人参换为黄芪为基本方,还可视为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风寒湿凝滞筋骨证的药物为三痹汤加减变化的新方。高频主治疾病为眩晕、虚劳。治疗眩晕的药物组合为八珍汤加味的新方;治疗虚劳的药物组合为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加味。结论:该研究通过大数据客观地呈现了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的主治病证和组方规律,对黄芪-当归药对的临床运用有重要指导价值,也可为相关的药物研发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