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简易石膏床方法行石膏矫形治疗幼儿特发性脊柱侧弯,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25例幼儿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9.7个月(17~53个月),其中男童10例,女童15例,共行石膏矫形105次。应用去旋转石膏矫形方法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采用简易石膏床对患儿进行石膏矫形,测量并记录石膏矫形前后脊柱正位X线片上Cobb角改变情况,并对所有患儿按照性别及年龄是否≤2岁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25例患儿石膏矫形治疗前脊柱侧弯Cobb角平均角度为(39.1±9.1)°,经过第1次石膏矫形后平均角度为(22.3±5.0)°,末次随访时平均角度为(20.3±4.3)°。第1次石膏矫形后Cobb角与矫形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25,P<0.05)。随访终点时Cobb角与矫形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53,P<0.05)。不同性别分组随访终点时Cobb角矫正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0,P=0.945)。不同年龄分组随访终点时Cobb角矫正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3,P=0.471)。结论我们采用的简易石膏床方法结合去旋转技术进行石膏矫形可以纠正幼儿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Cobb角,性别和年龄因素未对矫正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背景:月骨切除后以往用硅胶假体和豆状骨移位等替代,短期有一定疗效,但可发生硅胶性骨膜炎、移植骨吸收和腕骨塌陷等并发症。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以自体骨膜包裹肌腱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植入物替代月骨观察其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可行性。 方法:四五月龄健康新西兰白兔45只,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骨膜包绕肌腱组、骨膜包绕肌腱与bFGF复合体组和单纯肌腱球组。于兔双膝关节内侧切取部分股四头肌腱,于胫骨近端切取骨膜备用。造模后,骨膜包绕肌腱组以骨膜生发层朝外包绕肌腱团,7-0无创尼龙线缝合成植入物后置入兔髌上囊;骨膜包绕肌腱与bFGF复合体组,骨膜生发层朝外包绕肌腱团,将1 m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切取的游离肌腱混合制成植入物后置入兔髌上囊;单纯肌腱球组制作单纯游离肌腱团块,置入兔髌上囊。术后1,3,6,12,16周组织学观察骨形成,以CT机测定植入物骨密度值。 结果与结论:骨膜包绕肌腱与bFGF复合体组骨形成早于骨膜包绕肌腱组,术后3周即有新生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形成,12周时已接近正常骨硬度,形成外层较厚的类似正常关节软骨层,其具有良好的几何形态、硬度和支撑作用,但骨膜包绕肌腱组同时伴有软骨化骨现象,其外层光滑呈梨白色,有类似正常的关节软骨;单纯肌腱球组无骨化现象,最终呈片状胶原,无支撑作用。骨膜包绕肌腱与bFGF复合体组骨密度值高于其他两组(P < 0.01)。提示骨膜包绕肌腱与bFGF复合体骨化作用和生物学性能明显,骨形成较强,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较多骨和软骨组织,可用作月骨替代物。  相似文献   
3.
闭合复位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孟钊刘燕京河北省儿童医院骨科(050031)关键词髋脱位,先天性/治疗;髋脱位,先天性/放射影像学;儿童中图号R681.6先天性髋脱位(CDH)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先天性畸形,治疗方法较多,但早期诊治仍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作...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用MRI检测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位置、形态等,和组织学进行对比性研究。方法:用FLASH2D梯度回波加脂肪抑制序列检测了胎龄6-8个月女性股骨远近端。同时与相应组织学H-E染色标本比较。结果:MRI检测结果:胎龄7个月 的81%股骨远端出现骨化中心征象,骨化中心始于偏心位。8个月 的股骨远端均出现骨化中心征象。胎龄7个月 、8个月 的股骨近端和6个月 股骨远近端均未出现骨化中心征象。H-E切片观测结果:证实了MRI检测阳性区有早期骨化中心征象。结论:MRI能检测出早期表达区,早于X线中所见,骨化中心见于骨组织尚未完全形成之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探讨卵巢早衰(POF)与ABO血型及A型行为人格的关系.方法 入组人群进行流行因素及A型行为人格的问卷调查,选择问卷合格的280例POF组及280例对照组,然后采用x2检验对上述资料进行验证性校验,并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之间的回归分析,计算各研究因素,即年龄、POF家族史、月经周期、文化程度、体质指数、ABO血型及A型行为人格特征这7种研究因素是否与POF的关联,及其关联的强度.计算其OR值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 在POF患者中,A型血者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B型及AB型,O型所占比例最低,但是各组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F患者中A型行为人格所占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A型行为人格是POF的独立危险因子(OR=7.738,95%CI:5.236~11.436).而其他6种研究因素均与POF的发病无相关性(P>0.05).结论 POF患者的血型分布与正常人群的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OF与A型行为人格显著相关,A型行为人格者发生POF的概率显著性高于非A型行为人格者.  相似文献   
7.
小儿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与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钊  刘燕京 《河北医药》1998,20(5):259-260
探讨手术结合康复医疗治疗小儿臀肌挛缩症及疗效评定。方法;采用手术松解或切除挛缩增厚的臀肌纤维组织。术后坚持恰当有效的功能锻炼。随访1-5年。结果;所有患儿双下肢,髋部功能及行走步态恢复正常。无复发病例。结论;本病确诊后应及时手术治疗。术后应用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携带的乙型肝炎病毒孕妇阴道分泌物中乙肝病毒(HBV)携带情况以及探讨阴道分娩的安全性问题。方法将159例孕期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HBsAg阳性的孕妇作为研究组,及70例乙肝标志物阴性的健康孕妇作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阴道分泌物中的HBV标记物,并与血清乙肝标志物和HBV-DNA含量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9例乙肝血清学指标HBsAg阳性孕妇阴道分泌物中有84例检出HBV-DNA(52.8%),而对照组中无1例阳性;HBeAg阳性组孕妇阴道分泌物的阳性率为93.4%(57/61),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的27.6%(27/98)(P<0.01);HBeAg阳性组孕妇阴道分泌物中HBV-DNA平均拷贝数(104.37)高于阴性组孕妇阴道分泌物中HBV-DNA平均拷贝数(102.24)(P<0.01)。另外,孕妇血清中HBV-DNA浓度与阴道分泌物中HBV-DNA浓度呈正线性相关(r=0.536,P<0.01)。结论对乙肝标志物阳性孕妇,应检测其阴道分泌物中的HBV-DNA。若阴道分泌物中HBV-DNA阳性,应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双阳性孕妇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作用。方法外周血HBsAg阳性孕妇291例,HBsAg、HBeAg双阳性83例,分为HBIG(A组,59例)及非HBIG(B组,24例)组;所有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1、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并检验乙肝两对半。结果1.HBeAg阳性孕妇的外周血HBV-DNA阳性率为76.56%,显著高于HBeAg阴性孕妇(8.22%),P<0.01;2.孕晚期应用1,2次或3次HBIG的新生儿各月龄HBsAg阳性率及HRsAb阳转率无显著差异;3.A组新生儿出生当天外周血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P<0.05;B组乙肝疫苗免疫后的6个月龄婴儿外周血HBsAb阳转率仅37.5%,显著低于A组(81.4%),P<0.001。结论孕晚期应用HBIG可有效降低乙肝宫内感染率,提高6个月龄婴儿HBsAb阳转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康复医疗治疗痉挛型脑瘫足部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足部畸形类型选择手术方式,术后适时进行功能锻炼。随访1.5~5年。结果总计治疗53例中,51例获得满意疗效,2例较差,优良率96%。结论绝大多数痉挛型脑瘫足部畸形需选择恰当的手术矫形,而术后康复训练是提高整体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