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 方药及用法:(1)外用方:吴茱萸9克,冰片2克,共研为细末,以米醋调成糊状,敷双脚涌泉穴,外加纱布包裹,每日换药1次.另以青黛30克,用米醋调涂肿痛处,药液干后可重复再涂,每日数次.(2)内服方(供发热较高者服):柴胡10克,板蓝根15克,夏枯草15克,每日1剂,水煎服.疗效:共治疗22例,痊愈18例,好转3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   
2.
<正> 近两年来,我们以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较好,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58例报道如下。一、诊断依据:按1981年武汉会议小儿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1、与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的病人有密切接触史,或半年内有注射史。 2、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 3、肝脏肿大并有压痛,或肝区叩击痛。  相似文献   
3.
<正> 泌尿系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尿路结石合并感染等。其发病率较高,在病程中,常可出现高热。自1985年以来,笔者以自拟柴芩八正汤加减治疗泌尿系感染所致高热,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32例中,男7例,女25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54岁。其中15~25岁4例,26~35岁13例,36~45岁10例,46岁  相似文献   
4.
儿童后尿道瓣膜造影诊断及球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采用逆行性膀胱造影和排泄尿道造影,显示后尿道瓣膜及并发的尿路梗阻征象。从而做出影像学诊断。将球囊导管插入后尿道扩张、疏通后尿道膜性梗阻。方法 应用以上方法诊断后尿道瓣膜16例,患儿年龄3个月~4岁,平均年龄2岁6个月。本组病例中3例经造影诊断后行外科手术治疗,13例采用后尿道球囊治疗。16例患儿均有出生后排尿困难、尿线不连贯、滴沥状临床特点。结果 12例造影中直接显示后尿道瓣膜负影,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5.
小儿肝病“浊度”增高,可从祛邪、扶正、攻补兼施三方面着手调治。祛邪以清利、温化、理气、活血为重点;扶正以养肝、健脾为基础;攻补兼施则扶正与祛邪有机地结合。初步观察,以湿热、寒湿、气滞、脾虚及脾虚湿热型见效快;血瘀、肝血不足、肝郁脾虚和肝脾两虚型收效慢。并从中西医角度对“降浊”方法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急性肾炎是小儿常见疾病,约70%并有高血压,常在120~150/80~100毫米汞柱之间,甚者可高达200/140毫米汞柱上下。由于血压升高可导致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而危及小儿生命,故对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的控制是有其重要意义的。祖国医学虽无急性肾炎及高血压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概括在水肿、眩晕、头痛的范畴之内。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风、湿、热邪内侵、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致三焦壅塞有关,并可涉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材料与方法 PSE 治疗 HS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5个月~8岁之间。本组病例在外周血中可见20%~60%不等比例小球样变形红细胞。临床特点为慢性经过伴急性发作性溶血性贫血。PSE 治疗中采用5~6F 脾管或眼睛蛇导管,应用Seldinger 技术将导管插入脾动脉,取1.5mm×1.5mm×2mm 海绵颗粒行脾段动脉栓塞,栓塞面积在50%~70%。结果 PSE 术后短时期内全部病例溶血性贫血症状明显改善,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等项指标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免疫功能测定各项指标保持正常,经 PSE 治疗1~5年后随访疗效稳定。结论 PSE 通过有效的缩小血细胞破坏场所,达到控制和改善 HS 溶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虚秘     
<正> 杨某,女,42岁。1978年11月21日初诊。自诉近几年来大便经常秘结,甚或5~7天一解。曾多处就医,每予润肠通便或泻下之剂,服后一时缓解,停药则依然如故。近一年多来,除排便困难外,每次便后则汗出,并感气短,全身倦怠乏力,甚至头晕欲倒,有如分娩之后虚弱难受,常需卧床休息二、三天方能恢复。平日常感腰酸膝软,睡时腰及下肢厥冷状若卧冰,小溲频数清长,每晚夜尿3~4次,伴头晕、咽干,但不欲饮。诊见形瘦神疲,面色不华,语声无力,唇淡,手足欠温,舌质淡白。苔薄,脉象细  相似文献   
9.
<正> 发热是临床常见之症。《伤寒论》对发热一症论述颇详,据初步统计,其涉及发热的条文共有131条(证属有热而条文中未点明发热者不计在内),约占全部条文的三分之一。其对发热的描述有大热,微热,烦热,潮热,恶寒发热,寒热往来,发热不恶寒,蒸蒸发热,翕翕发热,心可疼热等等。纵观论治部分,非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理法方约堪称严谨,前服法亦独具匠心,确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笔者通过学习《伤寒论》,将其对发热一症的施治归纳为下述十四法,以期抛砖个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