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15例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例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患者(其中1例为Evans综合征)采用以下方案进行治疗:在第1、8、15、22天给予利妥昔单抗100mg/次;给予利妥昔单抗前5d开始给予地塞米松20mg/d,共5次。结果总有效率为86.7%(13/15),中位起效时间为2个月(四分位数间距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四分位数间距4个月)。复发患者再次强化治疗仍有效。部分缓解患者抗体效价降低。1例Evans综合征患者未出现出血倾向,血小板持续维持在(90~130)×10^9/L。所有患者对该治疗方案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结论低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WAIHA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
初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伴骨髓三系细胞病态造血(TMDS)临床上相对少见,其特点是白血病异常增生的同时伴有骨髓三系造血细胞异常,实验室检查表现为三系血细胞显著形态学异常,临床上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史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  相似文献   
3.
吴丹彤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7):109-110
近段时间以来,我校学生早恋现象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事件接连发生,学生早恋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如果处理不好学生早恋问题,将直接影响正常的学生管理工作,甚至出现恶性事件。  相似文献   
4.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其特征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HA)、血小板减少和系统性微血栓所致的器官缺血。TTP中继发性占43%~66%,常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药物、恶性肿瘤、妊娠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目前,血浆治疗为本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其中血浆置换(PE)优于血浆输注(PI),本文就2008-08/2008-11经PE治疗的2例TTP患者的诊疗经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8—07/2008—08我院诊治布氏菌病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39~53岁。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分别为1个月、2个月。曾被诊为睾丸炎、关节炎不明原因发热等。2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8.9~40.5℃,1例为间歇热、1例为不规则发热;2例均有多汗,其中1例静坐时头面部汗如流水;2例有不同程度乏力,其中1例有骨关节受累表现,常见髂、膝关节及腰椎受累,部分呈游走性,非对称,  相似文献   
6.
速率法测定肌酐具有微量、快速、精密度高等优点,但对血浆标本的分离时间说明书上没有严格的要求.献指出.延误血浆分离会使肌酐浓度产生假性升高.为此.我们做了实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乌梢蛇血清对小鼠白细胞数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梢蛇血清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正向调节作用,方法:正常BALB/C小鼠与环磷酰胺处理小鼠分别灌服乌梢蛇血清20d,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数与NK细胞活性。结果:乌梢蛇血清能升高鼠白细胞数与NK细胞活性,对环磷酰胺诱发的NK细胞活性降低有恢复作用,结论:乌梢蛇血清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可转化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且一旦转化为白血病则预后不良,但初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伴骨髓三系细胞病态造血(AML/TMDS)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回顾性分析近15年153例初诊AML,发现18例伴有TMDS。本对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并与不伴TMDS的AML135例进行对比,以阐明AML伴TMDS的特征及临床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经期补铁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复发8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龄妇女,铁的需要量比男性要多,其缺铁性贫血常系月经过多所致,治愈后常复发。本文总结了近10年我院门诊89例女性复发性缺铁性贫血,实施月经期补铁的治疗,受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89例均为育龄期女性缺铁性贫血复发者,年龄24~45岁,无其他慢性疾病史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酚酸B,C分子药对配伍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丹酚酸B组(12.5 mg·kg-1)、丹酚酸C组(12.5 mg·kg-1)、丹酚酸B,C按1∶1配伍组(简称:丹酚酸B+C组,其中B和C各6.25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造成UUO模型。造模后第2天各组开始ig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4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内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肾小管功能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尿β2-MG,NAG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尿β2-MG,NAG水平显著降低(P0.05)。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olⅠ,ColⅢ,α-SMA平均吸光度A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B+C组ColⅠ,ColⅢ及各治疗组α-SMA平均吸光度A显著降低(P0.05);各治疗组比较,丹酚酸B,B+C组ColⅠ的A显著低于丹酚酸C组(P0.05),丹酚酸B+C组ColⅢ,α-SMA A显著低于丹酚酸C组(P0.05)。结论:丹酚酸B,C分子药对配伍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一定程度的改善肾小管功能,降低尿β2-MG,NAG,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olⅠ,ColⅢ和α-SMA的表达,从而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