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中医学"脾痹"理论入手,探讨风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及辨治法则,提出"脾素虚于内、痹不愈于外、内舍于脾、脾痹致消"为主要的病机传变规律,"益气健脾化浊,消癥通畅脾络,祛风疏通表里"为治法要点,旨在为风湿病糖代谢紊乱提供新的辨证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2.
吴东蛟 《吉林中医药》2011,31(3):195-196
蛋白尿是影响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其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重在肺脾肾三脏之虚损,精微失摄,下泄尿中;标实以外风、湿热、瘀血、痰浊为主,导致诸脏受损,肾络痹阻,精气悖行,精关不固而精微下泄为蛋白尿。  相似文献   
3.
干燥综合征(NSI-SS)是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采用沈丕安教授的经验方——芦根润燥汤治疗非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9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72例对照,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之病因风邪是首要的始动因素;湿邪是本病进展的基础,是病情反复、病程延长的重要原因;瘀血痹阻经脉是疾病活动的最直接病因,在任何证候分型中,瘀血必然存在。临床治疗辨证是基础,辨病是补充。可采用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瘀以祛邪;补肝养肾、调气生血、填精益髓以固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减参芪地黄汤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进行降压、抗凝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指标、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24h尿蛋白定量在4周时无明显差异(P>0.05),在8周、12周时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提示中药治疗的起效时间至少需要4周以上。(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间在8周、12周时血肌酐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肾小球滤过率、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没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减参芪地黄汤可有效减轻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病(CKD)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临床表现繁杂多样。中医药在慢性肾病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慢性肾病是一种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疾病。正虚多为气血阴阳亏损,邪实则主要表现为血瘀及湿热、痰浊等。其中"虚"、"瘀"二者贯穿肾病始终,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尤其"瘀"之表现多不典型,更需重视。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马红珍主任,业医肾病专科20余载,积淀深厚,擅以中西医结合诊治肾科诸疾,对慢性肾病的诊治有着独到见解。介绍其从"虚"、从"瘀"论治慢性肾病的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笔者应用祛风健骨方联合氨基葡萄糖片 治疗KOA患者6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泻热滋水"揿针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pSS)口干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对唾液sIgA、钙卫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泻热滋水"揿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羟氯喹片口服,疗程4周。对比两组患者口干症状评分、非刺激唾液总流率及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浓度、钙卫蛋白S100A8/A9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口干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非刺激唾液流率均有增加(P<0.05),而观察组的口干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更低、非刺激唾液流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唾液中的s IgA浓度、钙卫蛋白S100A8/A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热滋水"揿针疗法可显著增加pSS患者的唾液分泌量,改善口干症状,并可降低唾液中sIgA、钙卫蛋白S100A8/A9等免疫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