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同时也是人类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1]。在低、中等收入国家中,80%以上的死因和心血管疾病相关[2]。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将有超过2 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3]。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持续上升,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心血管病病死亡率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4]。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类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构.后者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造成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在初始的心肌损伤以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激活,其长期和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等,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白介素1受体Ⅰ型细胞外基因(可溶性白介素1受体Ⅰ型,sIL-1R Ⅰ)的pPICZαA-sIL-1R Ⅰ重组表达载体,利用毕赤酵母表达技术表达sIL-IR Ⅰ蛋向.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扩增基因sIL-1R Ⅰ.经酶切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sIL-IR Ⅰ,转化E.coli Stb13;阳性克隆经测序成功后,把pPICZαA-sIL-IR Ⅰ重组质粒电转入毕赤酵母菌株GS115,PCR对阳性克隆进行鉴定,以及对GS115转化子表型筛选.确定表型后,对重组菌株进行甲醇诱导蛋白表达.提取菌体蛋白和上清液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以鉴定蛋白表达属于菌内表达还是分泌表达.结果 pPICZαA-sIL-IR Ⅰ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PICZαA-sIL-IR Ⅰ成功电转入酵母菌GS115:转化子表型筛选结果为甲醇诱导缓慢型Muts:对培养上清和菌体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上清没有检测到蛋白,在菌体内检测到蛋白.结论 成功运用毕赤酵母表达体系表达sIL-1R Ⅰ蛋白,为sIL-IR Ⅰ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抽血检测118例气虚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Ⅲ级~Ⅳ级CHF病人血清MMP-9的含量,用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评价MMP-9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 MMP-9(P=0.001)与心力衰竭相关,随着MMP-9数值的升高,心功能分级也升高,心力衰竭程度加重。MMP-9与BNP之间亦有良好的相关性(P=0.026)。结论 MMP-9与心力衰竭相关,是心力衰竭的一个准确性高的血浆蛋白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证候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开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脏缺血性猝死(cardiac ischemic sudden death,CISD).  相似文献   
6.
“心脾”论治心力衰竭萌芽于《黄帝内经》,目前通过各项医学热点研究证明了肠道菌群与心力衰竭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从心与脾的生理、病理、经络等相互关系上来论述心脾同治与心力衰竭、肠道菌群的内涵,并着眼于中医心脾功能、病理因素、中药研究论述探讨心脾与肠道菌群、心力衰竭之间的纽带关系,以期为临床试验提供指导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评价Younossi的慢性肝病问卷(CLDQ)试用于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生存质量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CLDQ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调查。结果:共108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完成调查。研究结果显示CLDQ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与其他研究一致;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有6个,能解释总方差的66.89%;结构效度分析未与原量表设计完全一致。结论:CLDQ用于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生存质量评价时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但仍需改进,并对其用于此部分人群时的修改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血瘀证评分标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评分、分级,观察评分标准的可靠程度及在ACS患者应用的可行性,为制定针对ACS的血瘀证评分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性研究,采集ACS患者中医证候资料,并对血瘀证进行评分,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及因子分析等。结果介入治疗前血瘀证评分及血瘀证主观辨证基本相符。介入术前男性血瘀证评分(35.63±12.86)分较女性(27.08±14.66)分高,有血管重建术史患者血瘀证评分(40.00±8.21)分较无该病史者(32.37±14.05)分高。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示,第一因素是皮下瘀斑、皮肤粗糙、齿龈暗红、细络、腹壁静脉曲张、腭黏膜征等,其贡献率最大,为19.682%;第二因素是患者的手术史,包括血管重建术史及一般手术史;第三因素包括患者性别及舌暗。结论性别及血管重建术史有可能是ACS患者血瘀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根据因子分析结果 ,建议针对ACS患者的血瘀证特点可以适当调整条目及条目的评分。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脏缺血性猝死(cardiac ischemic sudden death,CISD)。最初对于ACS的诊断是基于病史、危险因素及心电图的发现,ACS是由于心肌缺氧所致的,根本原因是供氧和耗氧的失衡。ACS对于治疗策略的制定较以前的概念分类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提供辨证依据。【方法】将122例ACS患者资料纳入自制ACS临床证候信息采集表,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观察其中医证候特征。【结果】介入治疗手术前122例以血瘀证为主(频率为92.6%),其次是气虚证(频率为68.9%);而介入治疗手术后血瘀和气虚证均为多见(频率均为81.3%)。介入治疗手术前后证要素改变情况表明,术后有13例(13.54%)由血瘀证转为非血瘀证,15例(15.63%)由痰浊证转为非痰浊证,18例由非气虚证转为气虚证(18.75%)。【结论】ACS围手术期的证候特点仍然以血瘀为主,其次是气虚,而经过介入治疗后部分患者痰证、瘀证消失,而气虚证增多。提示在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中医干预应注意其证候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