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1994年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被美国引进并主要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以来,临床实践证明PVP对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腰背痛具有明显的疗效.本文主要阐述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骨折早期行PVP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缺血兔骨骼肌生化指标动态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4,6℃条件下缺血兔骨骼肌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断肢再植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术前检测指标。方法 采用生化检测的方法动态观察生化指标在变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葡萄糖(glucose,GLU)在肢体缺血缺氧后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结论 通过术前测定断肢骨骼肌中GFT,ALP,GLU含量,从而判定骨骼肌的变性程度,为临床在术前判定断肢能否再植提供快速、可靠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4℃和6℃条件下缺血兔骨骼肌的不可逆变性时限,为断肢再植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术前检测指标。方法:采用电镜及生化检测的方法动态观察缺血兔骨骼肌的变性过程,以电镜结果来判定肌肉的不可逆变性点,观察生化指标在变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找出其与电镜结果的对应关系。结果:4℃时缺血兔骨骼肌的不可逆变性时限为50h;6℃时缺血兔骨骼肌的不可逆变性时限为28h。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在肢体缺血缺氧后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结论:术前测定断肢骨骼肌中GPT,ALP,葡萄糖含量,可以判定骨骼肌的变性程度,为临床术前判定断肢能否再植提供快速、可靠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壳聚糖纳米粒子载体载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中表达及其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胶质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采用细胞增殖实验(MTT法)观察GDNF对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结果GDNF在胶质细胞瘤细胞中有表达,在应用纳米粒子载体载基因进入细胞内后GDNF得到高效表达,并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细胞增殖。结论应用纳米粒子载体载基因进入细胞内后可有效提高GDNF表达.并保护神绎细胞.促进细胞增殖。对脊髓损伤后应用这一方法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家兔骨骼肌细胞不可逆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下缺血家兔骨骼肌亚微观结构的变化与缺血时间的相关性.方法:设置10个不同温度组即35℃、30℃、25℃、20℃、18℃、15℃、12℃、9℃、6℃和4℃组(每组12只家兔),每个温度组动物每隔1 h取大腿股正中线处一块(0.4 cm×0.4 cm×0.2 cm)肌组织放入2.5%戊二醛液中固定,透射电镜下观察,确定不可逆变性的时限.结果:不同温度组即35℃、30℃、25℃、20℃、18℃、15℃、12℃、9℃、6℃和4℃组缺血家免电镜下骨骼肌细胞出现不可逆变性时间分别为3、4、5、6、7、9、12、16、28和50 h.结论:家兔骨骼肌不可逆变性的温度与时限成幂函数关系:T时限≈100/(X-X ).  相似文献   
6.
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血管畸形是脊髓内、外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一类疾病,比较少见,但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由于有些脊髓血管畸形在较长时间内不表现出症状或症状轻微,容易漏诊,并容易与脊柱的退行性疾患相混淆。因而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笔者就脊髓血管畸形的发病机理、分类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脊髓的血液供应特点与血管畸形的致病机理脊髓有两个主要的血供系统,一个是椎动脉分出的脊髓前、后动脉;另一个是节段性动脉的分支,也称为根动脉。动脉进入脊髓毛细血管床后至髓周静脉,继而通过…  相似文献   
7.
神经原发膀胱的治疗及康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原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 ,是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合并症之一。神经原性膀胱的发病原因很多 ,常见于脊髓外伤、先天性发育不良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解决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可降低泌尿系统的并发症 ,控制排尿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目前治疗神经原性膀胱的目标。1 神经原性膀胱的表现脊髓损伤后 ,在休克期表现为无张力性膀胱 ,自主性神经活动抑制 ,逼尿肌不能收缩而使排尿反射消失 ,导致尿潴留。休克期后 ,排尿中枢 (S2~S4)及其下方损伤时 ,出现自律性膀胱 ,可有微弱的逼尿肌收缩但无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LA-TMC)/GDNF]复合导管中促进大白鼠脊髓再生的GDNF的合适含量。方法Wistar雌性大自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各组采用P(LA-TMC)/GDNF复合导管中的GDNF含量分别为15013-300u、450u、550u和700u、850u。将每组动物的脊髓造成4mm缺损的间隙,分别以不同GDNF含量的[P(LA—TMC)]/GDNF复合导管桥接缺损。术后2个月检测比较各组脊髓的再生情况。结果GDNF含量为450u和550u的P(LA-TMC)/GDNF复合导管桥接组的脊髓再生情况显著优于其他4组(P〈0.01或P〈0.05),而该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DNF含量为150u和800u组的神经再生情况最差。结论P(LA-TMC)/GDNF复合导管中GDNF的含量为450—550U左右,对促进大白鼠脊髓再生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经皮穿刺联合微创疗法与常规保守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50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24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病变椎间隙行4种疗法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其余26例行常规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的随访,比较VAS评分、主观满意度评分、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等。结果:两组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微创疗法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具有疼痛缓解程度更强,近期疗效更加确切,住院时间短,恢复日常生活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剖析颈椎病外科治疗的策略提高颈椎病前路手术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多发病。随着颈椎病外科治疗的广泛开展,新问题不断涌出,老问题仍争论不休,因此从理念上深入剖析颈椎病外科治疗的策略,才能进二步提高颈椎病外科治疗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