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大、中口径人工血管已成功用于临床,但是由于材料的疏水性小口径人工血管仍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提高人工血管材料的亲水性、抗凝血性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目的研究静电自组装修饰后的电纺丝纤维膜的形貌特征、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将壳聚糖和肝素修饰到静电纺丝聚乳酸纤维膜表面,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组装前后电纺丝纤维的形貌特征;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种植与组装前后的纤维膜上,通过MTT测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将组装前后不同材料植入兔皮下15天,通过HE染色检测其组织相容性。结果 SEM结果显示,成功将壳聚糖/肝素组装到电纺丝纤维膜表面。MTT结果显示组装后的电纺丝纤维膜促进HUVEC的增殖。兔皮下植入实验结果显示组装修饰后的电纺丝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结论静电自组装成功应用于静电纺丝中,并且电纺丝纤维膜经修饰后成功提高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闭合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经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后36 h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出血组26例和未出血组160例。对比2组临床资料、血清闭合蛋白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价血清闭合蛋白水平对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预测价值。随访观察90 d,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血清闭合蛋白水平与AIS溶栓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出血组心房颤动、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闭合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未出血组,发病至溶栓时间较未出血组长(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心房颤动(OR=5.475,95%CI:1.317~22.758)、发病至溶栓时间(OR=1.040,95%CI:1.016~1.065)、基线NIHSS评分(OR=1.482,95%CI:1.196~1.838)、血清闭合蛋白(OR=3.565,95%CI:1.959~6.488)为AIS患者静...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并发症仍是长期透析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占透析患者死亡的40%.近年研究发现,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内皮祖细胞(EPC)可参与出生后的血管新生和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过程,对内皮修复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测定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外周循环EPC的数量及功能变化,并探讨相关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丹参注射液与细胞色素C的配伍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等,常以丹参注射液与细胞色素C 稀释在10%葡萄糖中作静脉滴注。尤其近几年来丹参注射液在临床上的用量越来越大,一次静滴12ml。临床上已发现大剂量的丹参与细胞色素C 配伍使用,出现了颜色加深、混浊、沉淀等变化。为了进一步了解丹参注射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0年2月~2004年3月,采用自拟骨髓炎膏治疗慢性骨髓炎115例,经长期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用穿山龙汤合并穴位注射川芎嗪观察了66例哮喘患者,能达到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目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以全国支气管哮喘会议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中华结核及呼吸杂志1993,16(哮喘增刊):5〕选择与观察病例。96例均为我院门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男性34例,女性32例;年龄15~35岁,平均(36.01±18.03)岁;病程1~26a,平均(9.66±6.31)a〕和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4~53岁,平均(32.93±12.8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6位点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1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BV6位点的自然变异。结果 91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变异率98.9%(90/91),其中BCP区1762位点变异率最高(61.5%)。重度肝炎和肝硬化中双位点变异显著高于轻中度肝炎(P〈0.01)。29例进行过拉米呋啶抗病毒治疗的病例中P区552位点变异率为96.6%(28/29)。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BV变异具有高通量、高灵敏等特点,对观察HBV基因突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长期面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EPCs)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微炎症、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组和健康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7天后取贴壁细胞进行Eli-LDL和FITC-UEA-I双染色,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CD34、CD133、KDR,以鉴定EPCs.采用改良Boyden小室、黏附功能检测评价其迁移和黏附能力,并与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半胱氨酸(Hey)、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EPCs 的数量和迁移、黏附功能都低于正常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CRP、Hcy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患者EPcs的数量和迁移、黏附功能分别呈负相关(P<0.05);患者Hb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患者EPCs的数量和黏附功能分别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清CRP和Hcy是患者EPCs的数量和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EPCs数量和功能降低,存在血管新生和内皮修复的缺陷,增加了患冠心病的风险,其中血清CRP和Hey是患者EPCs的数量和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血液透析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EPCs)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与Framingham危险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7d后取贴壁细胞进行Di—LDL和FITC—UEA—I双染色。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CD34、CD133、KDR,以鉴定EPCs。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功能检测评价其迁移和黏附能力,并与10aFramingham危险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期血液透析患者EPCs的数量和迁移、黏附功能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0aFramingham危险评分与患者EPCs的数量和迁移、黏附功能分别呈负相关(r=-0.623,-0.658,-0.625,P〈0.05)。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EPCs数量和功能降低,存在血管新生和内皮修复的缺陷,增加了患冠心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它提高了患者存活率.但是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普遍,病死率仍比一般人群高10~20倍[1].微炎性反应状态、高血清半胱氨酸(Hcy)和高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是目前已知的导致血透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