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血清对HaCaT细胞桥粒芯蛋白(Dsg)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及其参与PV棘层松解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含5%PV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孵育HaCaT细胞,以正常培养组、健康血清组以及抗Dsg3抗体组(阳性对照组)作为对照。刮取细胞提取总RNA及蛋白质,Q PCR检测Dsg1、Dsg3和MMP 9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sg1、Dsg3和MMP 9表达,荧光单克隆Dsg1/3抗体分别检测细胞表面Dsg1、Dsg3表达。 结果:Q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培养组比较,含5% PV血清培养组HaCaT细胞Dsg1、Dsg3、MMP 9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上升约432%、402%、402%,而抗Dsg3抗体组分别上升约495%、488%、604%,PV血清组与正常培养组间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培养组相比,PV血清组HaCaT细胞表面Dsg1、Dsg3、MMP 9蛋白表达升高。Dsg1、Dsg3荧光单克隆抗体检测显示:PV血清组HaCaT表面Dsg1线状荧光消失,替代为颗粒状、团块状荧光颗粒分散于细胞表面和胞浆区域,而细胞表面Dsg3线状荧光仍然存在,但强度减弱。 结论:PV血清能促进Dsg1、Dsg3和MMP 9转录及表达,Dsg3抗体可通过诱导角质形成细胞Dsg1蛋白内吞,削弱抗体补偿作用参与棘层松解。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表明骨折端一定形式的微动可以促进骨痂的形成,但微动影响骨折愈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不明确。目的:研究骨折端微动时应力对断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骨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材料:实验于2003-03/2004-04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室及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八室完成。选取健康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72只,清洁级,月龄5~6个月,体质量2.5~3.0kg,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动组和固定组,每组36只。两组动物又分别分为术后7,14,21,28,42,56d6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个时间点6只。方法:应用氯胺酮、速眠新肌注麻醉所有动物,于胫骨平台下3,3.5,5.5,6cm分别旋入固定针,安装外固定架,夹具距内侧骨皮质1.5cm,胫骨平台下4.5cm处横行截断胫骨,固定组、微动组骨折间隙分别为2.0,2.5mm。固定组动物应用单臂外固定架固定,解剖复位骨折端。微动组动物截骨固定后使外固定架中间杆有0.5mm的轴向移动。术后动物自由行走,依靠自身体质量使外固定架产生微动。术后7,14,21,28,42,56d处死动物。以骨折端为中心,切取1cm长标本,分割,固定12h。术后7,14,21,28,42,56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JVC图像分析处理系统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定量分析和显色强度判定。主要观察指标: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显色强度判定;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定量分析。结果:纳入72只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存在于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骨细胞胞浆内表达。术后14,21,28d微动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阳性指数分别为1.98±0.14,2.04±0.12,2.13±0.17,明显大于固定组(1.59±0.14,1.68±0.15,1.63±0.27,P<0.05)。结论:微动应力可使骨折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增多,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血液稀释技术(ANH)在狗断肢冷冻再植实验中对改善术中、术后动物全身状态的作用。方法在狗后肢深低温冷冻再植实验中,对照组(A组)采用静脉补充等量乳酸钠林格氏液,实验组(B组)采用急性血液稀释技术,对比两组各时点循环动力学指标、血常规、术后动物苏醒时间、抬头时间、站立时间、术后进食、进水时间。结果 1术中两组Pa O2、PCO2值均在正常范围,呼吸频率正常,B组心率明显低于A组,术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输血前A组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存在显著性。2术后动物苏醒时间、抬头时间、站立时间、术后进食量、进水量B组均明显优于A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狗断肢深低温冷冻再植实验中,急性血液稀释技术(ANH)能明显改善动物术中的全身状态,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行一期后路全脊柱截骨矫形融合内固定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例特发性重度脊柱侧凸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肺功能锻炼、脊柱弹性主动锻炼、唤醒试验训练,术后病情观察、体位管理、引流管及疼痛护理、各种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抓住重度脊柱侧凸矫形术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护理,是安全手术、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尺神经前移在肱骨远端髁间骨折治疗中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9例C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全部进行尺神经预见性前移。结果 29例随访患者中追踪8~3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79.3%,尺神经功能情况根据Asami评价标准,优19例(65.5%),良7例(24.1%),一般2例(6.9%),差1例(3.4%),其中3例功能不满意者均为术前既有尺神经损伤症状。结论尺神经前移可作为肱骨远端髁间型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常规治疗方法,可有效避免尺神经麻痹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不同疗程的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对减小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的疗效.方法 建立EMs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79只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米非司酮剂量为2.604 mg/(kg·d)]、低剂量组[米非司酮剂量为1.041mg/(kg· d)]及对照组(1 mL花生油),治疗期内死亡7只;将3组再按不同疗程分为20 d亚组,30 d亚组,40 d亚组,观察用药20 d,30 d及40 d时异位病灶体积的减小率,从而判断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分别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异位病灶体积均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异位病灶体积减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2),用药20 d,30 d及40 d时病灶减小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559,0.145,0.057).结论 米非司酮可抑制EMs异位病灶的生长,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抑制趋势无显著差异,而且延长治疗周期,亦不能增强该药对异位内膜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镜检查发现胃肠道息肉时,常用活检钳测量其大小,息肉越大,癌变危险性越高,因此,精确测量息肉大小对估计其癌变危险性十分重要。活检钳测量值与切除后回收的息肉大小间是否存在差异,国内文献尚未见报导。从1994年6月始,我们分别测量了息肉切除前后其最大直径,旨在了解镜下活检钳测量值的准确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10.
1 腹胀 患者:王某,女,31岁,教师.自诉夜间腹胀、烦燥、失眠,五年余.病始因长期大便艰闭不通,必以甘油、坐药开塞露始解,五、六日一行,屡用泻下之药,诸治罔效,近年渐渐出现烦躁、腹胀、失眠,舌红,苔黄燥,脉弦数.辩证为"心胃郁火,胃气不和",用伤寒论栀子厚朴汤治之:栀子10克,厚朴12克,3剂而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