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0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典”的冠状病毒 ,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传入。患者感病后 ,主证为发热 (或恶寒发热 )、咳嗽(多为干咳、少痰 ) ,或兼有头痛、身痛 ,上气、喘憋等症 ,如高烧 ,身灼热 ,又未能实施有效治疗 ,则可产生昏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症 ,危害人体生命健康。“非典”是现代医学病名 ,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 ,联系到我国传统医学则属于温病 (温热病 )、瘟疫(亦名温疫 ,属于疫病中以发热为主证 ,具有较强、急性传染的特性 )范畴。本文主要介绍清代温病、温疫的十大名著。1 《温疫论》2卷 ,补遗 1卷。明·吴有性 (又可 )撰于崇祯十五年 (16 42 )。…  相似文献   
2.
溯因·辨证·辨病——论治三大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阐述并例举中医“论治”的三大要素——溯因·辨证·辨病。当前中医临床界颇多医家主张辨证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示“论治”中的“溯因”不可忽视,并主张将此“论治三要素”加以融会理解。认为现今的辨病,应包括中西医病名,而且西医病名已占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中医临床文献研读点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多数的中医工作人员大致有这样的共同认识,即学习中医必先打好理论基础,而在较多的中医课程中,又以医古文和中医基础理论更为重要。学好医古文是取得飞速进步的“入门之钥”,它不仅和中医基础理论密切相关,而且对较快地读懂和正确地理解中医临床文献,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今世存中医药古籍计有一万多种,其中中医临床文献约占80%,这是从事中医医疗和临床研究的宝贵财富。而以基础理论为主的《黄帝内经》、《难经》等书,文字深奥,难以卒读,不易体会经文的意蕴精髓。我在开始学习《内经》时,业师秦伯未先生要求我熟读原文,多看注本,勤查…  相似文献   
4.
十、桔红丸桔红丸是治疗咳嗽的常用成药,是根据明龚信《古今汇鉴》中清金降火汤加减配制而成。其中有化桔红、贝母、茯苓、麦冬、杏仁、生石膏、瓜篓皮、陈皮、生地、桔梗、紫菀、法半夏、紫苏子、甘草、款冬花十五味药。方中用化桔红、半夏、除皮以燥湿化痰、理肺降逆;桔梗、杏仁、甘草宣肺祛痰;燥痰每有肺阴不足,故以生地、麦冬滋阴润肺;气降则火降,热清则痰消,故以苏子降气行痰,石膏清降胃火;紫菀、冬花本为温肺止咳之品,宜于治疗寒  相似文献   
5.
中医孤本三种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介三种孤本的学术概况。其一《两都医案》,明·倪士奇编撰。他作为世医,少年时即有良效治例,先后在北京、南京两个都城施诊,尤以内、妇科更为精擅。经治案例重视脉诊及诊疗全过程,颇多圆机活法。其二《明医要诀》,作为是临床医学专著,原编撰者已无可考证。据现存清·道光初张祯精抄本的记载,他幼年学中医典籍,其祖父张北奇将珍藏数代之家塾归抄本《明医指掌》交给出张祯攻习,他结合临床重予整理,在分证、方治方面多所补充,力求切于实用。其三《蒋氏脉诀真传》,由蒋氏父子(未署名)阐述、整理于清·乾隆年间。书中阐介多种病证证治,又较突出伤寒、温暑、杂病等脉证阐论。其中之“脉要”、“审病”与“见证识病法”,颇具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余瀛鳌 《中医杂志》2008,49(1):20-20
2007年初,科学出版社刊行了我国中医名家路志正教授主编的新作——《中医湿病证治学》,阅后深感耳目一新,感悟良多。在我所熟知的中医临床文献中,古代并无名实相符的"湿病"专著。1929年,谢榆孙先生虽曾编刊《湿症金壶录》,但书中  相似文献   
7.
近读已故中医界耆宿张赞臣教授主编之《中医喉科集成》(1995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喉科学术的继承与发扬感到由衷的高兴。张老出生于江苏武进世医家庭,业医近70年,驰誉杏林,盛名望重,众所尊崇。生平治医精擅临证各科,尤长于喉科、外科,著述宏富,学术理论和证治经验造诣深邃。《中医喉科集成》作为张老生前编撰的最后一部大著,我抽暇阅习之余,今作荐评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中医治病的辩证观,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不仅强调溯因论治,辨症论治。同一病证,对老年和青壮年治法用药往往有所不同,这比较突出地体现“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中“因人制宜”这样一个符合辩证法的科学思想。老年人由于血气虚衰,精神减耗,抵抗力转弱,是比较容易得病的。有一些医生在诊治疾病时忽略老年人和青壮年患者在年龄、体质及病理反应方面的差异,乱投汤药或妄行针灸,求其速痊,结果造成种种误治,特别是妄用汗、吐、下三法,可以严重地影响预后的转归。所以元·邹铉《寿亲养老新书》载述:“……衰老之人,不同年少  相似文献   
9.
南宋·洪迈(1123~1202年)撰著的《夷坚志》共420卷,现已有过半佚失不传。书中所记述多为神怪:故事,其中有不少遗文佚事、方言民俗以及六朝以来的小说、笔记等,尤多载录宋代的历史掌故。洪迈19岁时即中进士,宋孝宗年间,官至端明殿学士。他生平博览经史百家及医卜星象类著作。《夷坚志》中记述的医人、医事多不胜数,受到南宋医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