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以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综合式家庭心理干预对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80例患者抽答法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除药物治疗外接受系统的综合式家庭心理干预,对照组只有药物维持治疗。结果在1年末,干预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3.62~3.68,P<0.001),服药依从率、年复发率(u=3.48,3.52,P<0.001),说明干预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心理状况明显改善,服药依从率明显提高,年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综合式家庭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改变.方法 将20只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等分为CUMS组和对照组,前者连续28天每天随机接受不同的应激,对照组同样条件下饲养但不给应激,至第28天进行行为测评后处死,在日立(H7500)透射电镜下测量海马CA1神经元突触界面结构参数.结果 CUMS抑郁大鼠海马CA1神经元突触活性区长度(216.64±20.19 nm)及突触后致密物厚度(42.4±5.23 nm)显著小于对照组(321.58±12.27nm,69.6±4.77 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触界面曲率及宽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应激性抑郁大鼠存在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改变.这提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丁螺环酮与艾司西酞普兰联用治疗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丁螺环酮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疗程均为8周,定期对患者采用HAMD(24项)抑郁量表与TESS副反应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28/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3%(19/30)(χ2=8.91,P=0.031,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定,治疗第1周开始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且一直持续至观察第8周,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用丁螺环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综合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病之一,其基本特点是病程进行性加重,精神活动日益衰退,以及渐进性人格改变。  相似文献   
5.
6.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7倒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与62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以及SAS、SD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恐怖、紧张、抑郁,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 6 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 ) 36例 ,对照组 (单用氟西汀治疗 ) 32例 ,疗程 6w ,于治疗前和治疗 1、2、4、6w末分别采用HAMD、HAMA、CGI SI、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 6w末 ,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有极显著性差异 (t=8.7~ 14 .2 ,P <0 .0 1) ;两组间治疗第 4、6w末HAMD、HAMA评分有极显著性差异 (t=2 .5 5~ 3.78,P <0 .0 5~P <0 .0 1) ;研究组有效率 86 % ,对照组有效率 6 2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χ2 =5 .0 4 ,P <0 .0 5 ) ;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1.0 1,P >0 .0 5 )。结论 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抑郁症疗效好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万拉法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将62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万拉法新组32例,予万拉法新150mg·d-1·Bid·PO。氟西汀组30例,予氟西汀40mg·d-1·qd·PO。两组进行为期6w的治疗,并于疗前及疗后1、2、4、6w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万拉法新组显效率84.4%,氟西汀组显效率83.3%,经卡方检验,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万拉法新较氟西汀起效快(P<0.05)。副反应均较轻微,两组元显著性差异。结论 万拉法新起效快,副反应小,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长期服药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社会功能、复发风险及换用利培酮的可行性。方法 对87例资料完整患者入组前与换药后2、4、6、8w末,用自制表格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依从性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长期服药患者换用利培酮后可以进一步改善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依从性,有效降低复发风险,且安全性好。结论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较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好(症状、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论述当前计划免疫工作中存在的政府投入减少、经费短缺、设备陈旧、疫苗质量差、管理方式落后等困难和问题;提出今后,特别是监督体制改革以后,计划免疫的管理方式、检查方法和疫苗质量、剂型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为计划免疫荛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