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空蝶鞍综合征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并进行分析。方法 51例患者均行颅脑MRI检查,基本扫描序列为矢状面T1加权像(T1WI)、冠状面T1WI,部分患者加做横断面T1WI、T2权像(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结果 51例患者MRI检查后均确诊为空蝶鞍综合征。结论 MRI诊断空蝶鞍综合征准确率高,临床指导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和MR检查诊断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2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44例,腮腺腺淋巴瘤26例。观察CT和MR检查平扫和强化扫描的图像特点。结果 20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均为单发,直径(25.25±7.64)mm;肿瘤发生在右侧11例,左侧9例;深叶7例,浅叶13例。所有病灶边缘较为光滑,多为椭圆形或者圆形。CT检查结果显示:10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显示为高密度,CT值为(31.14±8.73)HU,强化幅度(72.53±13.09)HU。MR检查T1W1多为低信号,T2W1呈现稍高信号,T2 SPAIR有低信号包膜,增强扫描表现为延迟强化,且强化不均。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和MR图像特征较为明显,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可疑主动脉病变患79例者行MSCTA检查,对比剂使用碘必乐,注射速率为3.5mL/s,对原始图像进行重建。结果 79例患者中,MSCTA诊断23例为正常,主动脉夹层24例;主动脉瘤19例;主动脉壁内血肿3例;主动脉硬化性溃疡5例;主动脉缩窄3例;马方综合征2例。结论 MSCTA安全、准确、简便,可用于主动脉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肺、主动脉双后期造影对肺部良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06月收治肺部孤立性占位性病变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37例;年龄37~82岁,平均(64.52±4.11)岁。所有病例均经过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其性质。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进行薄层平扫,后用ACIST Empower CTA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快速注射碘帕醇350,注射速度为4.0ml·s-1,后分别在肺动脉晚期和主动脉晚期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和3min延迟扫描。扫描数据以DICOM标准直接存储,采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直接读取DICOM格式CT断层图像。利用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肺部实质、血管等解剖结构的数字化影像。测量病灶每期的CT值及CT净增值,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结果:恶性肺结节、炎性结节和结核性结节的肺动脉晚期、主动脉晚期和延时期CT净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值分别为1.793、4.495和56.141,P值分别为0.001、0.036和0.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CT净值协同肿瘤血管有助于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肺结节四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绝对增强值可以作为良、恶性结节的一个指证;肺四期动态增强对肺结节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尤其能有效鉴别小肺癌和结核瘤,对肺炎性肉芽肿的鉴别诊断可结合时间密度曲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成窗的CTA特征及临床意义,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搜集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并诊断为为椎-基底动脉成窗畸形的23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发生部位、发生率、形态及伴有的血管异常。结果本组515例,共检出椎-基底动脉成窗畸形23例(24处),其中椎动脉12例,基底动脉11例,左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同时发病1例;颅外型6例,颅内型13例,颅内-外型4例;裂隙型9处、凸透镜型11处及重复型4处;7例伴有其他血管异常。结论 64排CTA是一种无创检查,能够清晰、直观、多角度地显示成窗的部位、形态、毗邻结构以及其伴发的其他血管异常,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正常人不同年龄阶段脊柱骨髓的MR表现,探讨MRI上脊柱骨髓转化的规律特点。 方法 共搜集80例不同年龄脊柱病例。分析脊柱椎体骨髓MR信号的演变特点。采用SPSS13.0软件包,骨髓MR信号分型表现与年龄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 结果 提示脊柱骨髓MR信号分型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为, P<0.001),具有中度一致性(相关系数0.4~0.7)。总体上说,随年龄增长,信号强度逐渐增高,不均匀性逐渐显著。 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脊柱骨髓信号从均匀向明显局灶不均匀转化,不同年龄脊柱骨髓MRI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MR动态增强及DWI对腮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7例(136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诊断的腮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动态增强、DWI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形性肿瘤中有83.33%的A型曲线,16.67%呈C型曲线。腺淋巴瘤中有78.00%呈B型曲线,呈22.00%C型曲线。恶性肿瘤中,89.47%呈C型曲线,10.53%呈B型曲线,占比为10.53%(2/19)。良恶性肿瘤曲线类型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恶性肿瘤ADC值与多形性腺瘤、其他良性肿瘤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MR动态增强及DWI可较好的鉴别腮腺肿瘤的良恶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X线平片和计算机X线摄影(CR)检查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阳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以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行X线平片诊断的100例患者为X线组,行CR诊断的100例患者为CR组,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果,以及对不同部位隐匿性骨折辨识准确率。结果:CR对隐匿性骨折诊断阳性率为96.00%,X线平片对隐匿性骨折诊断阳性率为3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对肋骨、前臂、肩关节、肘关节、胫腓骨、跟骨、骨盆、胸腰段、脊椎及桡骨骨折的辨识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与X线平片在髋关节骨折的辨识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隐匿性骨折选择CR诊断效果显著优于X线平片,CR还可有效辨别不同部位骨折情况,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胸腹部创伤临床诊断中计算机X线摄影(CR)检查以及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阳江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1000例,以数字随机法作参考,对患者进行分组,500例接受CR检查,归为CR组;500例接受螺旋CT检查,归为CT组;以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螺旋CT以及CR检查结果。结果:比较病理检查结果,CT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CR组患者的诊断率为87.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纳入1000例对象中,创伤类型多为肋骨骨折,经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肋软骨存在线样低密度影,或是钙化区中断,少数患者CT检查显示为断端错位;其次为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合并症状包括皮下气肿、肺挫伤、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纵膈气肿、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肾脏损伤、胰腺损伤、腹腔积血、肠系膜撕裂以及膈肌损伤。结论: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行螺旋CT检查,相比较CR检查来说,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而且在胸腹部创伤患者合并多脏器损伤,或是病情较为危重情况方面的检出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26例不典型肝脓肿CT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了经手术及临床病理证实的26例不典型肝脓肿的CT资料。结果:不典型肝脓肿CT表现平扫为边缘模糊的低密度灶,密度不均,增强后动脉期、静脉期可见病灶边缘及其内分隔明显强化,平衡期及延时扫描病灶较前缩小,但无血管瘤的完全“充填”现象。结论:不典型肝脓肿CT平扫无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有一定特征性,肝脓肿诊断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