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内科保守方法进行治疗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外科方法治疗的68倒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起效时间、治疗效果、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费用。结果2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压恢复至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肯定,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无手术禁忌的患者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6月在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复方丹参2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20mg/d,连用14d。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6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20例,无变化3例,恶化1例,死亡1例,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基本治愈3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7例,无变化8例,恶化4例,死亡3例,有效率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陆文欣  吴立宽  宋文明  陈宗梅 《河北医药》2012,34(11):1730-1731
偏头痛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临床特征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 h,可伴有恶心、呕吐,多见于女性.严重者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明显影响,造成患者工作效率降低和生活质量下降[1].单纯西医药治疗效果不理想.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决明芍药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6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60例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吞咽功能恢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疗效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效果,降低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住院的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86)与对照组(n=86),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为65.1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的规律,探讨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进行有效的降压治疗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廉江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常规内科抗脑梗治疗)、观察组52例(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降压治疗),动态观察两组患者7 d内的血压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期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死亡和残疾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评估患者治疗2周、3个月后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入院时神经损伤评分、血压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死亡和残疾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治疗2周、3个月神经功能损失评分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合理的降压治疗,能有效降低治疗期间患者死亡、致残风险及心血管事件发生,并使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陆文欣  吴立宽  宋文明 《海南医学》2013,24(16):2360-236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抑郁情况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合并抑郁的情况进行评定,统计分析抑郁情况与栓塞部位的相关性。结果 102例患者中合并抑郁者36例,发病率为35.29%。抑郁组中前部栓塞、皮层栓塞及多病灶栓塞的栓塞数量明显多于非抑郁组(t=7.81、6.91、6.54,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抑郁情况与栓塞部位及数量具有相关性,前部、皮层及多病灶栓塞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廉江市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9例,根据是否在静脉溶栓将患者分为溶栓组40例,非溶栓组109例,非溶栓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溶栓组在常规的基础上超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变、临床转归。结果:相对非溶栓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尿激酶静脉溶栓后脑梗死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均有改善,但溶栓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后,溶栓组治愈率明显高于非溶栓组,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结论:超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转归,减少住院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内科保守方法进行治疗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外科方法治疗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起效时间、治疗效果、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费用.结果 2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压恢复至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肯定,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无手术禁忌的患者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