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对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用药的可行性,明确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血流的变化及其与远期运动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SAFI (21 mg·kg-1)组。SAFI组根据不同给药时机又分为3个亚组,分别是再灌后立即给药组(SAFI 0周)、再灌后1周给药组(SAFI 1周)、再灌后2周给药组(SAFI 2周),每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ip 7 d,为保持一致性,其余时间均ip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分别ip等量生理盐水。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通过观测大鼠一般状态、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考察SAFI急性期给药的药效作用;利用激光多普勒技术检测大鼠局部脑血流量(rCBF);通过转棒实验和步态实验分析大鼠的运动能力;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评估不同时间点的脑血流变化与远期运动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AFI 0周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1),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rCBF显著提升(P<0.05、0.01),死亡率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SAFI 0周组大鼠在转棒仪上跌落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0.01),SAFI 0周组大鼠在步态仪上运动速度显著增加(P<0.01),四肢的摆动时间、站立时间和步态周期显著下降(P<0.05、0.01),四肢(除左后肢外)的步幅显著增加(P<0.05、0.01)。与SAFI 1、2周组比较,SAFI 0周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死亡率降低,rCBF显著升高(P<0.05、0.01),明显促进了神经行为学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的脑血流恢复与远期运动功能呈线性相关。结论 SAFI在缺血急性期给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脑缺血后梗死周边区域血流恢复对远期运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并基于神经再生关键通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rkB)/磷酸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p-CREB)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短暂大脑中动脉梗塞(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复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imulation,CUMS)方法复制PSD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血府逐瘀低、高剂量(0.43、0.86 g/kg)组和氟西汀(1.8 mg/kg)组,每组18只。连续给予药物干预28 d,利用神经功能评分、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考察血府逐瘀胶囊对PSD大鼠神经功能损伤以及抑郁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经皮腔内肺动脉成形术(PT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单臂试验。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确诊的CTEPH患者。以明确诊断CTEPH的时间为基线, 收集入选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世界卫生组织(WHO)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以及右心导管测定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患者分次行PTPA, 统计每位患者扩张血管数, 术后24周随访并复查右心导管。记录手术安全性指标, 包括全因死亡、围术期并发症、再灌注肺水肿等。结果共入选患者19例, 年龄(56.3±12.5)岁, 男性7例。入选患者分别进行了1~7次PTPA, 总计56次, 累计扩张肺动脉260支, 每次扩张血管(5.14±2.36)支。共13例患者测定了6 min步行距离, 为(307±130)m。入选患者PTPA术后均自述体力明显改善, 尤其以第一次手术后为著。PTPA术后24周, 入选患者平均肺动脉压由基线的(40.11±7.55)mmHg(1 mmHg=0.133 kPa)...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血管内皮保护的关键药效环节,发现能够反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的质量生物标志物(Qbiomarkers),为完善其质量控制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90℃加热处理SAFI 4、18、60 h,得到不同化学质量的SAFI(SAFI4、SAFI18、SAFI60),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Y、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迷迭香酸变化趋势。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建立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给予SAFI、SAFI4、SAFI18、SAFI60处理18 h,CCK-8法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试剂盒法检测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NO水平,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通过DIA蛋白质组学分析不同化学质量的SAFI给药后产生的差异蛋白,结合药效学及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析筛选SAFI的Q-biomarkers。结果 与SAFI相比,SAFI4、SAFI18、SAFI60样品中的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Y含量下降,丹参素钠含量上升,原儿茶醛、丹酚酸D、迷迭香酸变化不明显。药效学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SAFI、SAFI4及SAFI18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上升、LDH泄漏量显著下降、NO水平显著下降、细胞迁移率显著升高(P<0.05、0.01、0.001) ,对细胞具有显著保护作用;而SAFI60组无明显保护作用。蛋白质组学结果表明,18个差异蛋白的含量随药效学和成分的变化而发生一致性上升或下降,与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Kdr、Cxcl12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皆大于1,尤其Kdr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与血管内皮功能高度相关,可能是潜在的SAFI的Q-biomarkers。结论 通过不同化学质量的SAFI的内皮保护药效及差异蛋白关联分析发现,VEGFR2可以作为SAFI的Q-biomarker。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右室-肺动脉耦合指标及2015年ESC肺动脉高压诊疗指南推荐指标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确诊为肺动脉高压患者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磁共振指标,并采用容积法计算基线水平右室-肺动脉耦合指标Ees/Ea。应用Cox风险比例回归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综合评估各项指标在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预后及风险分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右室-肺动脉耦合指标Ees/Ea(HR=6.274,95%CI 1.391~28.298,P=0.017)及右房压压力(RAP)(HR=9.583,95%CI 1.243~33.896,P=0.030)是肺动脉高压患者两年生存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中位数进行风险分级,当患者Ees/Ea≤0.74且RAP≥7 mmHg时,其不良预后发生概率是两者均为低风险时(Ees/Ea>0.74且RAP<7)的13倍(HR=13.779,95%CI 10.791~76.012,P<0.05)。结论右室-肺动脉耦合指标Ees/Ea与RAP是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水平Ees/Ea≤0.74且RAP≥7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更高,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Abernethy畸形是引起肺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非常罕见的病因,目前国内外对于Abernethy畸形合并PAH的报道较少,且几乎均为个案报道的形式,而本文报道2例我中心诊治的Abernethy畸形合并PAH的患者。1病历资料病例1:患者18岁男性,因"活动后气促、心悸十余年,晕厥2次"于2016-08-16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10/65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单次心跳法,结合心脏核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技术的容积法以及压力-容积环法这三种不同的方法测得肺动脉高压患者Ees/Ea比值的准确性,为临床找到一个切实有效定量评估肺动脉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诊疗的49名肺动脉高压患者,分别用单次心跳法,结合CMR技术的容积法以及压力-容积环法测得Ees/Ea比值,再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NP-proBNP值比较,评估三种方法定量评价右心功能的准确性。结果 ⑴单次心跳法测量的Ees / Ea为2.07&amp;amp;#177;1.01,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NT-proBNP相关性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amp;amp;gt;0.05)。⑵压力容积环法测得的Ees / Ea为2.64&amp;amp;#177;1.48,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NT-proBNP相关性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amp;amp;gt;0.05)。⑶结合CMR技术的容积法测得的Ees / Ea为0.72&amp;amp;#177;0.43。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NT-proBNP相关性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amp;amp;lt;0.05),均呈负相关,即随着NT-proBNP的增高,Ees / Ea随之降低;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递增Ees / Ea也随之降低。⑷结合CMR技术的容积法Ees/Ea与log(NT-proBNP)之间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Y=-0.257X+1.45,且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结合CMR技术的容积法获得的右室-肺动脉耦合(Ees/ Ea)是一种具有临床可靠且无创的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根据右心导管及心脏磁共振检查得到的右心室-肺动脉耦合(Ees/Ea)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50例确诊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磁共振检查指标,应用压力法和容积法分别计算基线水平Ees/Ea。结合患者2年生存预后情况,分析基线临床数据与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并比较基线水平Ees/Ea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容积法计算的Ees/Ea与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显著相关(OR 0.082,95%CI 0.009~0.814,P=0.032)。容积法Ees/Ea0.67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两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容积法Ees/Ea≤0.67的肺动脉高压患者(86.7%对50%,P=0.003)。结论容积法计算的Ees/Ea能为预测肺动脉高压患者两年生存预后提供重要信息。基线水平容积法Ees/Ea≤0.67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更易发生不良预后,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