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们自2003年3月~2004年4月,应用美国ARROW型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并行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8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以奥沙利铂(LOHP)、羟基喜树碱(HCPT)、氟尿嘧啶(5FU)及亚叶酸钙(LV)组成的HLOF方案和顺铂(DDP)、HCPT、5-FU及LV组成的HLP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32例给予HLOF方案化疗,L-OHP130mg/m^2,静脉滴入2h,d1;HCPT6mg/m^2,静脉滴入,d1~d3;5-FU500mg/m^2,静脉滴入.d1~d3;LV100mg/m^2,静脉滴入,d1~d3。对照组29例给予HLPF方案化疗,除用DDP替代L-OHP外余同对照组。DDP用法:30mg/m^2,静脉滴入,d1~d3。以上方案均每21~28d重复。每例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方可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CR2例.PR17例,SD8例,PD5例,有效率为59.4%(19/32);对照组PR12例.SD11例,PD6例,有效率为41.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HLOF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对照纽低,P〈0.05;神经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KPS评分HLOF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P〈0.05。两组疾病无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TTP)及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晚期胃癌,两者均为有效、低毒的化疗方案。在改善生活质量和减轻消化道反应方面,HLOF优于HLPF方案。  相似文献   
3.
李佳  邬麟 《临床医学工程》2015,22(6):755-756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与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NSCLC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4例。A组患者给予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B组仅给予化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的疾病总缓解率为54.55%,显著高于B组的3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期间以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09%,与B组的72.7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8,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用于治疗NSCLC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缓解率,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整合素连接激酶(ILK)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的表达差异,分析ILKmRNA的表达与NSCLC的恶性表型、侵袭程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取NSCLC患者及肺部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标本,液氮及超低温冰箱保存,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扩增ILKmRNA后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及图像分析。结果:35例肺癌、30例癌旁组织、29例正常肺及10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ILKmRNA定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9%(29/35)、76.7%(23/30)、55.2%(16/29)和60%(6/10),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之间ILKmRNA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7)。ILKmRNA定量表达为肺癌组1.67±0.349,癌旁组0.86±0.185,正常组0.43±0.102,肺部良性病变组0.78±0.201,除癌旁组织和肺部良性病变组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NSCLC组织ILKmRNA定量表达的均值随细胞恶性程度、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递增而随之递增(P<0.05)。结论:ILKmRNA在NSCLC组织中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正常肺及肺部良性病变组织。高表达的ILKmRNA预示着NSCLC的高度恶性、高侵袭性、高转移性和预后不良,ILKmRNA可作为反映NSCLC恶性表型、转移和侵袭特性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DOC)联合洛铂(LBP)组成的DL方案与单药DOC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32名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二线治疗分别采用DL方案和DOC单药化疗。DL方案组患者61例,采用LBP30mg/m^2,静滴,第l天,DOC75mg/m^2,静滴,第1天;DOC单药组患者71例,DOC75mg/m^2,静滴,第1天。上述方案每21d重复,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结果DL方案组和DOC单药组的总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9.5%(18/61)和67.2%(41/61)以及11.3%(8/71)和45.1%(32/71),LD方案组RR和DCR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DL方案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4.37个月,单药组PFS为3.1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可逆性骨髓抑制、乏力和脱发,其他毒性少见,DL方案组不良反应高于单药DOC组(P〈0.05)。结论DOC联合LBP组成的DL方案二线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晚期胃癌采用腹腔序贯灌注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胃癌患者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d1腹腔内注入氟尿嘧啶(5-Fu)1.5 g、丝裂霉素(MMC)10 mg、顺铂(DDP)80 mg;d15腹腔内注入硝卡芥(AT-1258)80 mg、羟基喜树碱(OPT)40 mg,均加以地塞米松10 mg及生理盐水2 000 ml腹腔保留灌注。每30天重复为1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62.50%(20/32),其中控制腹水有效率为81.25%(13/16),治疗转移灶有效率为56.25%(18/32),初、复治患者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治疗后升高者占78.13%(25/32)。1年生存率为59.38%(19/32),2年生存率为12.50%(4/32),中位生存期(11±3.87)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轻度的血液毒性及消化道反应,患者可耐受。【结论】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方法简便易行。腹腔序贯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整合素连接激酶(in tegric linkedkimase,ILK)mRNA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分析ILK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理类型、侵袭程度、淋巴转移、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取胃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液氮、-80℃冰箱保存,TRIzol法提取总RNA,RT PCR扩增ILKmRNA后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及图象分析。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与相应正常胃组织中ILKmRNA定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3%(28/30)、65.0%(13/20)和45.0%(9/20),胃癌组织ILK mRNA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0.001。ILKmRNA表达阳性的标本中,其半定量表达均值胃癌组为1.84±0.429,癌旁组为1.01±0.205,正常组为0.73±0.192,两两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和0.000。胃癌组织ILK mRNA表达阳性率的高低与病理类型、侵袭程度、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446、0.330和1.000。但在ILKmRNA表达阳性的癌组织中,其半定量表达的均值随侵袭程度、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递增而随之递增,P=0.022和0.000。结论ILKmRNA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相应正常胃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但在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胃癌组织中ILKmRNA表达量高低与侵袭程度、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高表达的ILKmRNA预示着胃癌的高度恶性、高侵袭性、高转移性  相似文献   
8.
9.
10.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5%。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突变在NSCLC中的发生率为1.5%~3.5%,而BRAF V600约占所有BRAF突变的50%,其中V600E突变最为常见。国内外研究显示,NSCLC中的BRAF突变在男女比例和吸烟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并不一致,而在病理学类型上,BRAF突变(尤其是BRAF V600E突变)的NSCLC患者均以腺癌为主。BRAF V600突变NSCLC患者的预后差,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短。在此类患者的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化疗和免疫治疗的临床获益并不理想,化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仅为1.5~4.2个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BRAF突变NSCLC患者的PFS也只有2.5~5.3个月。而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应用,为肺癌BRAF突变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Ⅱ期临床试验VE-BASKET使用了BRAF抑制剂维莫非尼治疗BRAFV600E突变型NSCLC,最终结果显示,患者中位PFS和OS分别为6.5和15.4个月,初步证明了该药的有效性;但安全性仍需关注,约77%的患者发生了3/4级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另一种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对于BRAF V600E突变NSCLC患者,在Ⅱ期临床试验BRF113928的三个队列中,分别证明了该药作为单药治疗经治患者(队列A)、联合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激酶(MAPK kinases,MEK)抑制剂曲美替尼治疗经治患者(队列B)以及联合曲美替尼治疗初治患者(队列C)均具有显著疗效,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33.0%、63.2%和64.0%,PFS分别为5.5、9.7和14.6个月。近期,该研究的5年长期生存随访数据还报告了队列B和C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19%和22%。BRF113928研究表明,无论作为一线治疗还是后线治疗,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BRAFV600突变NSCLC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优于BRAF单药靶向治疗。在安全性方面,常见AE为发热和消化道不良反应等,且大多为1~2级,而3/4级AE或因AE而中断治疗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总体上安全可控。在现有治疗药物的开发基础上,BRAF V600E突变NSCLC仍有许多值得深入探索的方向,如:① 将BRAF抑制剂用于辅助/新辅助治疗;② 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或抗血管生成药物;③ 双靶耐药后,探索耐药机制以开发新靶向药物或新联合治疗模式,或研发新型BRAF抑制剂,或尝试探索双靶耐药后“再挑战”等。近年来的一些病例报告或探索性研究已经提供了这些方向的线索。目前,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已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等多个指南优先推荐为BRAF V600E/V600突变NSCLC患者的优选治疗。将聚焦于BRAF V600突变NSCLC患者,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进展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