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REM)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SUF)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手术血流动力学和术后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实施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REM进行麻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SUF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T3)、切皮劈胸骨后(T4)和阻断开放后(T5)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新生儿术后疼痛评估量表(CRIES)评分以及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1、T2、T3、T4、T5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儿血清PCT、CRP、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与麻醉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CRIES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EM联合小剂量SUF用于小儿CHD介入术麻醉,可有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能缩短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在肺叶切除术后房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281例60岁以上接受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24 h、术后连续96 h 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出现房颤患者术前2 h、房颤发生前60 min、30 min、5 min 的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分析,选取5 min 的阶段,研究心率变异性在房颤发生前4个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分析交感神经张力与迷走神经张力在房颤发生前的变化。结果281例肺切除患者术后有48例出现房颤,发生率17.1%;房颤发生前60 min、30 min、5 min 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指标 SDNN、rMSSD、pNN50、HF 均有明显升高,而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经平衡的指标 LF /HF 则有逐渐降低趋势;在房颤发生前5 min 的 SDNN、rMSSD、pNN50、HF 明显升高,而 LF /HF 比值明显降低,表明迷走神经张力明显升高,RR 间期在房颤发生前逐渐缩短。结论肺叶切除术后的房颤发生前心率变异性存在明显升高的表现,肺叶切除术后交感神经张力明显升高的背景下迷走神经张力竞争性升高可能是导致房颤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卓能否降低肺切除术后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从2007年~2011年接受肺叶切除患者341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其中169例患者给予术前口服、术后进食后即开始口服地尔硫卓, 直至术后14 d;安慰剂组172例患者。观察的终点是对治疗期间持续房颤或临床症状明显的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地尔硫卓治疗组房颤或房扑的发生率[10.6%(20/169)]较对照组[19.8%(36/172)]显著降低(P<0.05);房颤发生的患者中地尔硫卓治疗组的平均心率较安慰剂组也显著降低。但两组之间在术后主要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无明显的与口服地尔硫卓相关的并发症出现。结论: 预防性口服地尔硫卓可以显著降低胸外科手术后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牛颈静脉行上腔静脉置换治疗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2月-2011年5月收治胸部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12例,均应用牛颈静脉置换受肿瘤侵犯的上腔静脉。结果本组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12—36h上腔静脉阻塞症状缓解。术后所有患者接受化疗,2例恶性胸腺瘤术后6个月接受局部放疗。牛颈静脉1年通畅率为100%。1例肺癌术后18个月肿瘤复发未接受治疗,1例肺癌和2例恶性胸腺瘤均于术后24个月死亡。随访期间未见移植的牛颈静脉内血栓形成及钙化。结论应用戊二醛处理的牛颈静脉对胸部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行上腔静脉置换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58岁,2010年1月12日因刺激性干咳1个月入院.既往有吸烟史20年(15支/d).无特殊体征.入院查痰脱落细胞3次均(-),肿瘤标记物,神经特异性烯醇酶(+),癌胚抗原(+),糖原抗原CA-125 (-),细胞角质蛋白 (-),鳞原抗原 (-);胸部增强CT示,左下肺叶软组织结节影,边缘不光滑,增强后病灶有增强(图1),纵隔内气管前、主动脉窗、主动脉弓旁及隆突下可见肿大淋巴结(图2),双肺间质纤维化并发感染(图3);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病理提示,纤维组织显著增生,慢性炎症;部分为骨骼肌及神经组织;肺功能检查提示肺通气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经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手术后房颤发生率和术后心率变异性的差别。方法 60岁以上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n=112)与既往数据库中接受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开胸组,n=112),在性别、年龄等基础临床资料与其相匹配患者,在术后经动态心电图监测96 h,分析房颤发生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结果 胸腔镜组术后发生房颤19例(发生率17.0%)、开胸组发生20例(17.9%),房颤发生时间均在术后24 h之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后整体心率变异性无显著差异。结论 胸腔镜手术并不能降低房颤的发生率,不同方式肺叶切除术对术后心率变异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肉瘤样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措施.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肺肉瘤样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例1因咳嗽、痰中带血2个月入院,例2因发现肺占位病变10 d入院.2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肺肉瘤样癌.例1术后3周开始化疗,共化疗4个周期,术后5个月复查胸部CT发现局部复发及肾脏转移.例2术后要求出院,后失访.结论 肺肉瘤样癌是一种罕见疾病,多发于老年男性,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预后差,早期容易出现复发、转移,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1病历介绍患者,女,63岁,主因心悸、乏力伴胸闷1个月余于2010年12月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乏力及胸闷症状,活动后加重,曾在外院诊断为贫血,给予对症治疗后无效,为求明确诊疗来我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示前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摘要 男,38岁.主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0 a余,加重1周入院.自诉近10 a来活动后胸闷、气短,入院前1周上述症状明显加重,约10 a前间断出现进食后呕吐等症状,偶伴恶心,无胸痛、发热,受凉后出现咯白痰,无臭味,量少.期间一直以肺气肿、消化道炎症治疗,病情无好转.2009-05曾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示"食管下段-胃底贲门区巨大占位病变,间质瘤可能,恶性不除外,食管下段-贲门不全梗阻,胃下垂",因经济原因未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侵犯上腔静脉的胸部肿瘤手术中手术策略的选择对上腔静脉阻断期间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总结分析31例胸部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合并(阻断组,n=19)及未合并(旁路组,n=12)上腔静脉阻塞患者上腔静脉重建术中,直接阻断上腔静脉(阻断组)或旁路分流(旁路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脑氧代谢及乳酸改变的情况。结果阻断组患者术前上腔静脉压力、脑氧摄取率、颈内静脉乳酸水平、颈静动脉乳酸差值明显高于旁路组,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低于旁路组(均P<0.05)。血管重建后阻断组上腔静脉压力、脑氧摄取率、颈内静脉乳酸水平、颈静动脉乳酸差值明显下降,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上升(均P<0.05);旁路组上腔静脉压力、脑氧摄取率、颈内静脉乳酸水平、颈静动脉乳酸差值以及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合并上腔静脉阻塞患者在上腔静脉重建过程中直接阻断上腔静脉进行肿瘤切除、腔静脉重建是安全的,未合并上腔静脉阻塞者进行上腔静脉至心房的旁路分流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