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a在近期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急性脑梗死与近期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32例急性脑梗死伴感染患者和46例急性脑梗死无感染患者血清TNF-a的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伴感染患者TNF-a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TNF-a的升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感染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周围水肿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于入组第7、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神经功能改善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第21天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ESS评分在治疗后7、14d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醒脑静有益于促进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水肿消退和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ACE(I/D)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及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筛查382例脑梗死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ACE(I/D)多态性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及不同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DD、DI、II基因型分别为167、93、122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2、75、83例;脑梗死组DD基因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χ^2=4.42,P<0.05)。D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56、0.39,脑梗死组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χ^2=4.37,P〈0.05)。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脑梗死患者DD、DI、II基因型分别为96、32、109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脑梗死患者DE)、DI、II基因型分别为71、61、13例。两个证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风痰瘀血、痹阻昧络证患者DD基因型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多(χ^2==4.71,P〈0.05),而DI、II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患者DD基因型与D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χ^2=6.71、5.17,P〈0.01)。结论:ACE-DD基因型或D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因素,可能在脑梗死发生中起作用。ACE-DD基因型或D等位基因与脑梗死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密切相关,可能是该证候的遗传易感因素。脑梗死组患者DD基因型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水平显著增高,且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患者增高更显著。DD基因型导致血浆AngⅡ水平增高可能是中医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诊断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法治疗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69例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79例(西医常规治疗)和中药治疗组90例(西医常规治疗+中药),分别比较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平均降温时间(5.50±1.30)d、意识恢复平均时间(5.84±1.03)d、平均缓解抽搐时间(2.23±1.19)d、平均住院天数(23.00±2.19)d,均比对照组短,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法辅助西医常规治疗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花前胡合剂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花前胡合剂液大、中、小剂量治疗组,造模动物清醒后即刻给药,于第3日处死,固定包埋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白花前胡合剂组缺血侧神经细胞亦呈缺血改变,但只有部分细胞固缩,且深染程度较轻,细胞的密集程度较缺血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白花前胡合剂能够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0年7—9月期间全国5个省市(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浙江省)经实验室确诊的62例轻型、普通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治疗组在降低体温、缓解抽搐、意识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异常行为和黑质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经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通过爬竿实验和滚筒实验研究小鼠造模和给药后的行为表现;给药4周后测定小鼠中脑黑质部位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经MPTP诱导的小鼠,其爬竿时间、滚筒运动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六味地黄丸给药后能明显改善MPTP诱导的小鼠的行为学表现;可使MPTP诱导小鼠的MDA含量降低,SOD、GSH-PX含量升高。[结论]经六味地黄丸给药可以改善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白花前胡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凋亡相关基因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拴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组用药后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脑组织切片P5,蛋白表达。结果复方白花前胡能减少模型大鼠P5,蛋白的表达(P〈0.01,P〈0.05),减轻或消除脑缺血级联反应中的炎症反应。结论复方白花前胡具有抗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涂晋文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中医院急症研究所所长,华南地区中医药急诊研究著名学者。涂教授擅长诊治内科急症、杂症及疑难病症。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将涂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疑难病症验案3则采撷如下,以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10.
涂晋文教授为第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对脑病(神经内科)、老年病、热病、血证、疑难病等疾病的诊治有较深造诣,临床经验丰富.多年来,从事急症工作,潜心研究,颇多成果.现将涂师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五忌”的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