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底骨折常见合并症的发生机制和处理原则.方法 对179例颅底骨折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及相关文献的复习,进一步探明颅底骨折合并症的发生机制.结果 治疗效果良好170例,持续性植物生存2例,死亡7例.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规范治疗合并症,是颅底骨折的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2.
左书浩  焦庆芳  焦保华 《河北医药》2012,34(16):2405-2408
目的探讨RNAi沉默PRDXⅢ基因表达诱导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方法设计合成针对PRDXⅢ的siRNA,脂质体介导转染人U251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RT-PCR法检测转染后24 h PRDXⅢ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转染后48 h PRDXⅢ蛋白的表达水平,筛选出有效的干扰序列;流式细胞仪、DNAladder、PI染色检测转染后48 hU251细胞的凋亡状况,MTT检测转染后48 h U25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无关序列组PRDXⅢ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干扰序列1、3使PRDXⅢ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DNA ladder显示干扰组出现明显梯形电泳条带,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无关序列组细胞未见明显梯形电泳条带。PI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无关序列组细胞未见明显凋亡,而干扰组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浓染,部分细胞核裂解为碎块,符合凋亡形态学的改变。FCM检测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无关序列组(P〈0.01)。MTT检测干扰组对U251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为44.4%,明显减慢了细胞生长(P〈0.01)。结论 RNAi技术成功地抑制了U251细胞中PRDXⅢ基因的表达,并诱导U251细胞凋亡,表明PRDXⅢ基因与胶质瘤的凋亡有关,PRDXⅢ基因有可能成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3.
采用甲醛同定的成人头颅标本12例24侧和28例成人干性颅骨标本进行模拟枕下极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和相关参数的测量,并临床应用切除斜坡下段和枕骨大孔区肿瘤21例.发现乙状窦、枕髁和椎动脉是该入路重要的解剖标志,乳突尖到枕髁外缘中点为(29.56±3.24)mm;枕髁后缘距舌下神经管内口为(12.23±3.13)mm.临床应用该入路切除斜坡下段和枕骨大孔区肿瘤21例,肿瘤全切8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提示采用枕下极外侧入路切除斜坡下段、颈静脉孔区、枕骨大孔区腹侧和高位颈髓腹侧病变,可以增加术野空间,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是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5.
张向艳  左书浩  李建华  田军  王东  张金峰  屈浙  张博 《河北医药》2011,33(18):2795-2796
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血管内栓塞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效果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动脉瘤的颈/体比小于1/2被认为是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适应证之一。但临床研究发现,单纯使用微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的完全栓塞率低、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应用显微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其预后。方法 对我院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 2 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全切除 12例 ,次全切除 6例 ,活检 2例。术后无 1例死亡 ,3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失语和反应迟钝 ,2例术后癫小发作 ,1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右上肢无力 ,14例术后恢复良好。 10例随访 6个月至 4年 ,平均生存期 70周。结论 胼胝体受侵是一种对胶质瘤患者预后不利的因素。对于大部分病例 ,全切除或次全切除肿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是完全可能的。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是治疗该区肿瘤的一个安全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 ,其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 ,约占脑肿瘤总数的 2 0 %。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但是脑膜瘤的术后复发问题一直困扰着神经外科医生。长期以来 ,手术的切除程度和肿瘤的病理类型被认为是影响脑膜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然而 ,即使是SimpsonⅠ级切除的良性脑膜瘤术后仍有部分病例复发。因此 ,脑膜瘤术后复发应该受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对近 8年来收治的复发的脑膜瘤 93例作回顾性分析 ,并复习相关资料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93例 ,男 3 0例 ,女 63例 ,男女比例为1∶2 .1,年龄 2 6~ 75岁。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可行性和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 38例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 ,就其疗效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术后无 1例死亡 ,8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失语和反应迟钝 ,2例术后癫痫小发作 ,2 8例术后恢复良好 ,头颅 CT或 MRI检查无肿瘤残存征象。 30例获得随访 ,76 %的病例 3年内未见复发。结论 :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起源于异生皮层和中间皮层 ,通过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肿瘤而不致损伤重要功能结构 ,术后辅以放疗可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左书浩  张向艳  李建华  焦保华 《河北医药》2011,33(13):2008-2008
显微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肠源性囊肿的主要手段,但因大部分属囊性且与延髓、颈髓、后组颅神经、椎动脉紧密粘连而影响治疗效果。回顾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03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6例枕骨大孔区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与显微手术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肠源性囊肿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0.3岁。  相似文献   
10.
Recently, a novel anti-apoptosis gene, named survivin,was identified as a structurally unique member of the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lAP) family. The gene is located on chromosome 17q25. Survivin is a 16.5 kDa protein that is expressed in vivo in common human cancers, but not in normal adjacent tissue,1 during the G2/M phase of the cell cycle. Survivin expression is turned off during fetal development and not found in nonneoplastic adult human tissue, and it is turned on in most common human cancers. We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in 50 patients with human gliomas, and determined its association with cell apoptosis an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umor 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