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体检人群中听力损失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7年9月~2018年7月在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听力筛查者进行查体、问病史、纯音筛选测听,计算听力损失患病率并应用回归分析听力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听力损失患病率随年龄变化的趋势。结果 体检人群中听力损失率45.6%,男性比例更高(4.7:1,P <0.001),BMI、血压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人群。年龄[OR(95%CI):1.007(1.052-1.103),P <0.001]和肥胖[OR(95%CI):1.087(1.021-1.157),P =0.009]是高频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OR(95%CI):0.381(0.199-0.727),P =0.003]是高频损失的保护因素。年龄也是高、低频均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22(1.087-1.158),P <0.001],听力损失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 体检人群中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应针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肥胖和糖脂代谢异常人群定期开展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年龄相关高频听力损失,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噪声等因素,预防因听力损失加重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部寄生虫病比较少见,但由于人们认识不足,在临床上误诊而误治的病例并不少见。有鉴于此,现将35年来国内报道的口腔颌面部寄生虫病简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了解家长抚养方式、家庭环境等对头胎儿童与独生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明确头胎儿童与独生儿童行为及影响行为因素的差异.方法 对哈尔滨市幼儿园头胎儿童(二胎已生育家庭)与独生儿童(同性别、同班级、出生日期相差不超过3个月的独生儿童1∶1配对)共156对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父母抚养行为问卷(CRPR)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结果 头胎儿童与独生儿童心理行为总分分别为(17.88±5.93)(19.13±6.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P>0.05),两组家长焦虑、抑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51,0.40,P值均>0.05).在抚养方式上,头胎儿童父母的接纳和鼓励成就得分高于独生儿童父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2.12,P值均<0.05);在家庭功能方面,两组家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P>0.05).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得分与家长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家长抚养方式及家庭功能有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头胎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受同胞关系影响(B=8.74),独生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受家庭角色功能影响(B=1.27).结论 头胎儿童与独生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没有差别,但和谐的同胞关系、家长良好的情绪、适宜的抚养方式和健全的家庭功能可以减少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崔晶 《家庭医学》2016,(11):44-45
正运动养生,顾名思义是用活动身体的方式实现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人类初始,狩猎以取牺牲,采摘而得天赐,运动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只是在社会发展,私有制出现后,才有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现象。运动养生首先是迎合了社会上层的需求,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就是现今发现的最早记录。医学的发  相似文献   
5.
崔晶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161-161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常见病之一,严重患者常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探索一种对急性酒精中毒即安全及有效的合理综合治疗实属必要.急性酒精中毒是由于其对神经系统的直接的,立即的,抑制作用.皮质功能首先受累而出现思维及行为上的抑制释放的表现[1].急性酒精中毒分为:轻度:患者表现为兴奋状态,欣快,多语,颜面潮红,吐词不清.中度:患者表现为共济失调,动作笨拙,步态不稳,语无伦次等.重度:患者表现为意识不清,昏睡或昏迷,抽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青紫,心动过速,呼吸缓慢,血压下降,二变失禁等[2].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南、福建及山东部分地区主要蛙类曼氏裂头蚴的自然感染情况。方法2013年7~8月分别在海南(海口、定安县及万宁市)、福建(三明市)及山东(德州市)的农村池塘、河流及农贸市场采集蛙类,剖检曼氏裂头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查蛙340只,发现曼氏裂头蚴感染者32只,总感染率为9.41%(32/340);共检出曼氏裂头蚴77条,平均感染强度为2.41条/只(77/32)。福建、海南、山东3省蛙类的裂头蚴感染率分别为26.09%、5.97%及2.86%(x~2=28.823,P<0.05),感染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海南(2.58)、福建(2.44)和山东(1.00)。结论海南、福建及山东部分地区均存在蛙类自然感染曼氏裂头蚴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Ts21重组蛋白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旋毛虫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旋毛虫Ts21基因重组蛋白建立诊断人体旋毛虫病及动物旋毛虫感染的快速血清学方法。方法以胶体金标SPA、旋毛虫Ts21重组蛋白与肌幼虫排泄-分泌(excretory-secretory,ES)抗原包被硝酸纤维素膜(NCM),分别建立Ts21重组蛋白-斑点免疫金渗滤法(Ts21-dot immunogold-filtration assay,Ts21-DIGFA)与ES-DIGFA,对旋毛虫病及其他寄生虫病患者血清和感染动物血清进行检测,并与ELIS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s21-DIGFA检测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3%和86.96%,ES-DIGF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47%和8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敏感=0.368,χ2特异=0,P>0.05);Ts21-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3%和94.20%,与Ts21-DIGF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敏感=0,χ2特异=1.272,P>0.05)。Ts21-DIGFA检测旋毛虫感染猪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9%和100%,ES-DIGF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44%和9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敏感=0,χ2特异=0,P>0.05)。小鼠感染300条旋毛虫后4周Ts21-DIGFA的血清抗体检出率为100%(10/10);感染10条及5条旋毛虫后6周血清抗体检出率均为100%(10/10)。DIGFA可在3 min内肉眼观察结果,抗原包被后的NCM和金标SPA在4℃至少保存6个月。结论Ts21-DIGFA检测旋毛虫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用于旋毛虫病的血清学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我国旋毛虫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因食生或半生含有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及肉制品所致。自发现本病150多年来,人们一直努力试图将其控制或消灭,但在近20年内世界许多地区又出现了本病的发生,现已被列入再度肆虐的疾病(re-em erging disease)。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 100万人体感染者,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 m ission on Trichinel-losis,ICT)1995 ̄1997年报道1万余例,国际兽医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 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 IE)1998年报道1万头生猪感染[1,2]。…  相似文献   
9.
旋毛虫DNA疫苗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编码旋毛虫相对分子质量(Mr)31000抗原的DNA疫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TspE1)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的体外表达 ,并分析其表达产物的抗原性。 方法 通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重组质粒pcDNA3 TspE1转染CHO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 结果 RT PCR结果显示,pcDNA3 TspE1转染的CHO细胞在876bp处有一条带,而用空质粒pcDNA3转染的CHO细胞未出现条带,表明pcDNA3 TspE1转染细胞中有TspE1基因转录。IFAT结果显示,pcDNA3 TspE1转染的CHO细胞与重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血清反应呈现亮绿色荧光 ,而pcDNA3转染的CHO细胞及未转染细胞呈现橘黄色。Westernblotting显示在pcDNA3 TspE1转染的CHO细胞培养液中存在有一Mr约31000的蛋白带 ,且该条带能被重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血清、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免疫兔血清、感染旋毛虫的小鼠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识别。 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 TspE1可转染CHO细胞,旋毛虫TspE1基因可在转染的CHO细胞中表达,表达蛋白能分泌到细胞培养上清中且具有旋毛虫  相似文献   
10.
应用抗巨噬细胞表面分子Mac-1单克隆抗体(M1/70和M18/2)处理巨噬细胞,观察M1/70和M18/2对杜氏利曼原虫前鞭毛体入侵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经上述单抗处理后巨噬细胞,对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易感性明显降低,其原虫感染率和受染巨噬细胞内入侵的原虫数量减低,原虫对巨噬细胞的入侵过程及速度也减慢。M1/70和M18/2两种单抗同时应用,则对原虫侵入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巨噬细胞受染率为13.8%,且受染巨噬细胞内入侵的原虫数量大多仅有1~2个。提示,M1/70和M18/2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Mac-1的结合,干扰巨噬细胞表面分子上与利什曼原虫相结合的连接位点,抑制利什曼原虫对巨噬细胞的入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