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商和儒  王霞 《齐鲁药事》2002,21(4):59-59
柴胡是一味常用中药材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 ,历代本草多有论述。因其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开举阳气的功效 ,广泛用于外感发热、寒热往来 ,肝郁胁痛、月经不调及子宫脱垂 ,脱肛等症 ,小柴胡汤、逍遥散、补中益气汤等名方都含有柴胡。《中国药典》收载的柴胡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 ,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其性状特征鉴别如下 :北柴胡 :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 6— 15cm ,直径 0 3— 0 8cm。根头部膨大 ,项端残留 3— 15个茎基及短纤维状叶基 ,下部多有分支。表面灰黑色或浅棕色 ,…  相似文献   
2.
<正> 慢性咽炎为常见病、多发病,以咽干、咽痛、咽中异物感为主要症状,易发不易治,虽然含化片不少,但对于慢性者并不明显。为此我们发挥中医药传统剂型优势,选用滋阴为主,清火为辅的药物,制成含化蜜丸——参龙丸,并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慢性咽炎多因外感内热伤阴而致,因此见有咽干,干甚则痛,以及由于阴亏燥痰附着咽部出现的咽部异物感,因而治疗方法在于滋阴润燥化痰,除组方选用滋阴且不过于滋腻,降火而不至于苦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颈痛颗粒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紫堇碱、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含量,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3种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采用Shimadzu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280 nm(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和紫堇碱)和315 nm(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采用外标法(ESM)测定13种成分的含量。以葛根素为内参物质,分别计算其与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紫堇碱、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并计算上述12种成分的含量,比较ESM和QAMS法检测结果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不同批次颈痛颗粒中13种成分QAMS法含量检测数据,对15批次颈痛颗粒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紫堇碱、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96.86%~100.37%(RSD≤1.65%)。所建立的f耐用性良好,HPLC-QAMS法计算值和ESM实测值之间无明显差异。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15批次颈痛颗粒相对关联度在0.332 4~0.600 4,表明颈痛颗粒批次间呈现一定质量差异。结论 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联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颈痛颗粒的综合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5.
<正>姜黄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瘀气滞诸证,以及胸腹胁痛、妇女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等。在长期应用姜黄的过程中,关于姜黄的寒热药性属性,历代医家颇有争议,对此进行系统考证研究,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姜黄的临床功效,提高其疗效,而且对于正确理解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中药作为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真伪优劣直接影响疗效与用药安全。由于来源复杂、药材性状相近等原因出现了同名异物、名实不符的现象,现将几种易混淆中药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不良反应,本文从中药的用量、加工炮制、来源品种、煎服方法、注射剂的使用、中西药复方的使用以及辨证等几个方面对中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中药的临床应用以及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9.
王霞  商和儒 《齐鲁药事》2002,21(5):40-41
1 天葵子与两头尖 :两者因来源于同科植物的根茎 ,且性状特征相似 ,因此有人误将天葵子当作两头尖 ,现将两者的功效及主要鉴别特点分述如下 :天葵子 :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块根。本品味甘性寒 ,有小毒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 ,用于一切痈疮肿毒 ,内服外敷皆有效。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