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16排CT在心脏原发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心脏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T诊断结果.结果 12例心脏原发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部位以右心房最多,占58.33% (7/12);跨心腔生长或累及邻近大血管及心包常见,占83.33%(10/12);伴有心包和胸腔积液9例,占75.00%(9/12);肿瘤多以中度不均匀强化为主.结论 恶性肿瘤侵袭性生长特点,易与良性肿瘤鉴别,CT评价心脏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变范围、组织特征具有优势,有助于在临床上治疗方案实施.  相似文献   
2.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08年6~12月出院的702例Ⅰ类切口手术(乳腺、甲状腺手术)患者住院病历,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97.4%;使用频度依次为青霉素类、第二代及三代头孢菌素;术后平均用药2.6 d,术前30 min~2 h使用抗菌药物100.0%。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存在使用率高、种类选择欠妥及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应针对问题,抓住重点,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bacteriostaticconcentration,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Parker和Eagle等已观察到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链球菌接触青霉素后,细菌在体外或体内的生长均受到一定时间的持续抑制,然而PAE现象在较长时间内被人们所忽视,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Mcdonald和Craig等研究报告发表后,PAE才重新被人重视…  相似文献   
4.
氟尿嘧啶与8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能明  方罗  吴烨芳 《医药导报》2005,24(4):343-345
目的考察氟尿嘧啶注射液与8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氟尿嘧啶注射液按临床常规剂量加入8种常用输液中,放置在不同温度(25,35℃)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点输液中氟尿嘧啶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性状、pH值、紫外吸收光谱和色谱的变化。结果不同温度条件下,氟尿嘧啶与8种常用输液的配伍溶液在240 h内性状、pH值(RSD<2%)、氟尿嘧啶的含量(RSD<2%)、紫外吸收光谱和色谱无明显变化。结论氟尿嘧啶注射液与8种常用输液的配伍液在240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