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与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定位及表达,探讨ILK与NOS在SACC中的作用。方法:对2006-2012年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30例SACC存档蜡块,和25例非肿瘤疾病的正常涎腺组织(对照组)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ILK与NOS在SACC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ILK与NOS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在SACC中,ILK阳性率为76.67%,e NOS阳性率为63.33%,i NOS阳性率为80%。ILK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e NOS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i NOS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ILK与e NOS在SACC中的表达不存在相关性;ILK与i NOS在SACC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512。结论:ILK与i NOS在SACC中的表达存在正性相关,可能通过i NOS信号转导途径启动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早期的血管发生和形成。  相似文献   
2.
田亚豪  郭健峰  吴巍  廖晖  李锋 《骨科》2022,13(5):385-390
目的 比较前路多节段(≥3)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ELAP)联合ACDF治疗伴颈椎后凸、巨大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多节段ACDF或ELAP联合ACDF治疗的41例合并颈椎后凸畸形、巨大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前路组(21例)和前后联合入路组(20例),单纯前路组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为(52.10±5.96)岁。前后联合入路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为(53.23±5.12)岁。记录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Nurick评分、C2-7 Cobb角、局部后凸角(RK)、C2-7矢状面垂直轴(SVA)。结果 前后联合入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大于单纯前路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VAS评分、Nurick评分均小于术前,JOA评分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联合入路组VAS评分、Nurick评分小于单纯前路组,JOA评分、JOA改善率大于单纯前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2-7 Cobb角、RK均大于术前(P<0.05),C2-7 S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2-7 Cobb角、RK、C2-7 S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节段ACDF、ELAP联合ACDF治疗合并颈椎后凸畸形、巨大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及颈椎曲度。与多节段ACDF比较,ELAP联合ACDF虽然手术创伤大但术式更安全,病人的临床症状效果改善更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一种多功能的超声手术装置的研制及149例普外,脑外及整形外科的临床应用结果。这种NTY-300型多功能超声手术装置采用先进的电声技术和电脑智能控制,一台主机可在多种频率下工作,配带不同作用的超扬治疗头,具备超声吸引,超声切割和超声去3旨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最适合人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及扩增的纤维连接蛋白(FN)铺层浓度。方法将新鲜FN稀释至所需要的4个浓度:5μg/mL、200ng/mL、10ng/mL、0ng/mL。使用酶消化法分离人毛囊细胞,将原代人毛囊干细胞在不同浓度铺层的培养皿中的细胞增值能力和克隆形成率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最适合人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的铺层浓度。结果接种同一样本相同数量细胞,做克隆效率测定,在原代培养第8天做Giemsa染色,结果显示0ng/cm2铺层的培养皿中克隆团小,数量少;10ng/cm2铺层的克隆团大,数量多;200ng/cm2和5μg/cm2铺层的克隆团较小,数量不多。取10个样本,分别对4个FN铺层浓度的克隆效率进行统计分析,10ng/cm2铺层的克隆效率最高。在不同FN铺层浓度条件下,细胞扩增能力也不同,10ng/cm2铺层浓度细胞扩增能力最强,与其他3个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ng/cm2与其余3个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ng/cm2的FN铺层浓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吴康衡教授擅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辨模式诊治各种疑难杂病。他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尤为重视"痰、瘀、积"的治疗,故笔者就其在该方面的诊疗及用药特点选其特色之处总结一二,编撰成文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加单枚cage手术方式进行干预,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选择其中的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TLIF)的术式;实验组采取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椎间盘摘除+单枚cage植入椎间融合"的术式。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1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植骨融合率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就两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着重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JOA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0.05),实验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4个方面的评分都较高(0.05);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5.71%,两组的植骨融合率分别是97.14%和100.00%(0.05)。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加单枚cage治疗单侧发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康复快、植骨融合率高的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内镜下表现为浅表病变的进展期胃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巴黎浅表肿瘤共识对食管、胃、结肠浅表型肿瘤的形态学分型进行了统一,所有浅表型肿瘤均归为O型,无论其病理学结果如何。胃浅表型肿瘤病变包括上皮内瘤变与胃恶性肿瘤,后者绝大多数情况下均指早期胃癌,此外亦包括少数特殊进展期胃癌。以下报告1例浅表型进展期胃癌患者。  相似文献   
9.
B-RTO术治疗胃静脉曲张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十多年来有了极大的发展,其中获得广泛应用的技术包括皮圈套扎术(EVL)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IPS)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内镜下伴有显著病灶周边或中央充血、发红的早期胃癌患者,对其内镜形态学特征及手术病理结果开展比较研究,以了解两者关联并提高常规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上海瑞金医院2006年6月~2007年9月共107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形态特征,其中病灶周边或病灶中央具有显著充血、发红改变者共2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畴,着重观察其病灶充血发生的部位、表面形态以及病灶边缘形态;核实其手术病理所示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形态学治疗对比。结果伴充血的早期胃癌按其充血的形态和相对位置可分为三类:1型为凹陷型病变周围不规则栅状充血;2型为浅表凹陷型病变中央出现红色充血颗粒及小结节;3型表现为浅表隆起型病变伴充血腺瘤样增生。28例患者中1型17例(60.7%),2型7例(25.0%);3型4例(14.3%)。不同充血形态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存在明显关联,其中1型充血改变以分化型癌为多(10/17,58.8%);3型均为分化型(4/4,100%);而2型几乎均为未分化型(6/7,85.7%)。结论胃浅表型病变伴黏膜充血发红样改变,常为早期胃癌的特殊改变。充血发红灶的发生部位及背景病变同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存在明显关联,结合病变边缘轮廓、发生部位等信息,可进一步提高内镜检查对早期胃癌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