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自2003年9月以来,我们共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OLT)30例(32次)。现将手术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4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术后发生胆管狭窄4例。均曾行内镜、鼻胆管引流、球囊扩张、内支架置入治疗;其中2例行二次肝移植术,1例行胆肠吻合术.1例持续行内镜治疗。该并发症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可采用上述不同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刁同进  赵晓东 《肝脏》2014,(3):170-172,192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肝胆胰十二指肠疾病患者 ERCP术后的临床资料。熊去氧胆酸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常规护肝治疗+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剂量为500 mg,2次/d口服,疗程28 d。对照组32例采用基础治疗+常规护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7、14、28天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等。结果 ERCP 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熊去氧胆酸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熊去氧胆酸的30例患者中有7例轻度不适的药物反应,可能无关者3例,无关者3例,无法判断1例;无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其药效安全可靠。熊去氧胆酸组30例中,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有效率96.7%;对照组32例中,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有效率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对 ERCP 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的恢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有明显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就我院 1990~ 2 0 0 0年间收治的 10 2例肝外伤资料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2例 ,男 79例 ,女 2 3例。年龄 7~ 6 8岁 ,平均 32 5岁。闭合性损伤 93例 ,开放性损伤 9例。车祸致伤 4 6例 ,挤压伤 2 7例 ,高处坠落伤 2 0例 ,刀伤 9例。单纯肝外伤 5 4例 ,合并伤 4 8例 (胸腹联合伤 15例 ,脾破裂 12例 ,胃肠破裂 9例 ,骨盆骨折 5例 ,四肢骨折 4例 ,脑挫裂伤 3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失血性休克、腹膜炎及血腹。1 2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2 5例 ,手术治疗 77例。手术方式 :单纯清创缝合 4 8例 ,清创性不规…  相似文献   
5.
经皮经肝超声引导下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术6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胆管癌、肝癌侵犯压迫胆管系统、转移性肝门部肿瘤及胰头壶腹部癌,常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经皮经脬超声引导下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术(PTBD),可以快速缓解肝内胆管张力、改善症状,同时为一部分患者争取手术时机。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延迟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以降低其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低负压持续吸引在抢救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 ,肝外伤的治疗虽然有了重大进展 ,但严重肝外伤病情往往十分凶险及复杂 ,手术处理及围手术期的处理也相当棘手 ,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仍相当高[1] 。严重肝外伤的抢救治疗中 ,作为手术后较为理想的吸引引流技术──S 2 0型吸引治疗仪低负压持续吸引引流技术 (LSSD技术 ) ,对于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发生 ,发挥了极为独特的作用。回顾总结我院 1990年 6月~ 2 0 0 0年 6月收治严重肝外伤 6 6例 ,其中应用S 2 0型吸引治疗仪低负压持续吸引引流技术 31例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6 6例严重肝外伤按其引流方法不同分…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3岁。因“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于2004年9月3日在我院行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肝癌,粗梁型,Ⅲ级。术后第20天出现皮肤瘙痒,肝功能指标包括胆红素、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逐渐升高。行肝穿刺活检未见明显排异,病毒学指标均阴性,B超显示肝脏血流通畅,肝动脉无狭窄。给予思美泰注射液、甘多新注射液、优思氟胶囊等剂治疗,肝功能逐渐正常。  相似文献   
9.
<正>肝门部胆管癌(H-CC)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手术切除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主要手段,但手术切除成功率较低,术后长期生存率低。因此早期发现,积极手术治疗是提高预后的有效措施。现将1999-07~2004-09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51例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32~7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08~2007-08施行的20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胰肠吻合全部采用荷包套入式胰空肠双重吻合。结果20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手术成功,无胰漏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胆漏4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肠系膜上动脉切断1例,腹部切口裂开2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技术的提高和胰肠吻合技术的改进是防止术后胰漏发生的关键。荷包套入式胰空肠双重吻合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