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60例癫痫患者苯妥英钠(DPH)血浓度测定结果。17例临床有明显中毒反应的患者,血浓度均>30μg/ml。对DPH 剂量与血浓度、剂量与中毒、中毒与血浓度,进行了资料分析。指出:成年患者即使常规剂量0.3g/日,长期服用(大于8年以上)仍有出现中毒可能。故以血浓度监测为指标,结合临床观察,对指导合理用药,防止药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30例分裂症患者ECT的抽搐时间和昏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抽搐时间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昏迷时间与疗效呈明显负相关。通过对BPRS分析发现昏迷时间短疗效好者主要以阳性症状为主,昏迷时间长疗效差者主要以阴性症状为主。对此结果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活血通脉汤及大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抗凋亡作用和机制。方法:大鼠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组、活血通脉汤组和尼莫地平组,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鼠大脑海马回CA1区细胞形态以及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细胞数目。结果:大黄组和活血通脉汤组显示海马回细胞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差异显著,bcl-2表达水平增高(P<0.05),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P<0.05),但活血通脉汤组bcl-2表达明显高于大黄组(P<0.05),caspase-3表达明显低于大黄组(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和大黄有明显减少脑梗死边缘区域凋亡水平的作用,其机制与bcl-2表达增高,caspase-3表达降低有关,活血通脉汤组效果优于大黄组,体现中药复方配伍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8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和活血通脉汤组,每组20只。应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器(LBY-1V6C,普利生!)分别检测每组缺血再灌注12、24h血液黏度指标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2、24h血液黏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活血通脉汤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2、24h血液黏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与阿司匹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能显著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液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复习文献,仅有少数资料提及精神刺激与癫痫发作的关系,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社会心理不良因素,常使癫痫患者焦虑、紧张而促使癫痫发作增加。因此,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0例软组织损伤所致下腰痛患者,多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骶嵴肌下附着点劳损、棘间或棘上韧带劳损。按入院顺序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各组下腰痛患者一般情况比较组别例数性别(例)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抗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64只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组和尼莫地平组,每组16只。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黄0.45g/(kg·d)、尼莫地平1mg/(kg·d)对大鼠大脑海马回CA1区细胞形态以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细胞数目。结果大黄组显示海马回细胞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差异显著,bcl-2表达水平增高(P〈0.05),bax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bax的表达比例增加(P〈0.05),大黄组和尼莫地平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黄有明显减少脑梗死边缘区域凋亡水平的作用,其机制与bcl-2表达增高,bax表达降低,降低bcl-2/bax值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我们于1985年5月对该病患者进行了15项免疫指标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选择: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均排除躯体器质性疾病。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16~53岁(平均29.3岁)。对照组140例,系献血员和健康体检人员,其中男74例,女66例,年龄20~50岁(平均29.7岁)。二、项目与方法:1.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用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检测。标准品由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免疫科提供。2.补体系统:传统途径(CP)溶血活性(CH_(50))测定用试管法。旁路途径(AP)溶血活性(AP-H_(50))用未致敏家兔红细胞法。C_3、C_4及B因子用单  相似文献   
10.
氯氮平急性中毒6例临床报告严志康,束峻峰,李宁解放军第102医院(213003)我院自1993年5月以来,收治6例急性氯氮平中毒,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21~45岁,精神病史2~7年,4例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2例为妄想、幻觉驱使;服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