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保肺颗粒的止咳、平喘、祛痰、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小鼠酚红分泌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通过磷酸组胺引起豚鼠的哮喘反应,观察其平喘作用、通过SO2引起的小鼠咳嗽反应,观察其止咳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对小鼠耳廓肿炎性反应模型的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其肿胀度、肿胀率显著降低。对小鼠的祛痰(气管段酚红法)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均能增加小鼠酚红排出量。对豚鼠的平喘(喷雾致喘法)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剂量能明显提高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潜伏期延长率,中、低剂量也可提高豚鼠哮喘潜伏期延长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小鼠的止咳(二氧化硫引咳法)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延长SO2引起的小鼠咳嗽潜伏期;高、中剂量能明显减少2 min内咳嗽次数;保肺颗粒高、低剂量能明显延长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潜伏期,能明显减少5 min内咳嗽次数,潜伏期延长率有明显提高。结论:保肺颗粒具有较好的祛痰、平喘、止咳、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皮肤创面各成分过度沉积的结果。目前病理性瘢痕的治疗仍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本文对近年来病理性瘢痕的药物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田黄片(THP)对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兔模型的影响。方法利用球囊损伤术结合高脂喂养建立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模型,2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HP组(0.3 g·kg~(-1))和阿托伐他汀组(0.5 mg·kg~(-1))。通过血管造影分析计算病变点直径相对血管腔参考直径的比例(%MLD)、病变点面积相对血管腔参考面积的比例(%MLA);取腹主动脉进行病理检查,并测量血管内膜厚度及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内膜厚度/中膜厚度);检测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MLD、%MLA、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比值明显升高(P0.05),内膜增生明显;血清中的SOD、CAT、GHS-Px、NO水平降低(P0.05),MDA、ET-1水平升高(P0.05),血管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内皮功能受损。与模型组比较,THP组可以显著降低%MLD、%MLA、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比值(P0.05),改善血管的内膜增生状况;病理检查发现,THP组内膜增厚情况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内膜平整,炎症细胞侵入及平滑肌细胞迁移明显减少;THP组血清SOD、CAT、GSH-Px、NO含量明显升高,MDA、ET-1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P可以抑制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的进一步增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的抗氧化能力,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国产硫酸庆大霉素滴眼液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法定标准检验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对国家药品计划抽验的23批次样品与调研企业收集的样品进行检验与统计分析。结果 法定标准检验结果显示,23批次硫酸庆大霉素滴眼液合格率为100%。探索性研究揭示,硫酸庆大霉素滴眼液的处方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优化硫酸庆大霉素滴眼液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可改善其治疗效果,选择合理的抑菌剂可减少其刺激性。同时,现行标准中缺失有关物质、庆大霉素C组分、抑菌剂含量测定及不溶性微粒等检查项;对贮藏条件的要求也不十分合理。结论 目前国产硫酸庆大霉素滴眼液整体质量一般,质量标准有待提高,建议企业关注处方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往往多病并发,单病种治疗模式疗效亟须提升。基于大量临床实践以及理论与基础研究,遵循中西医结合研究模式,笔者综合分析了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等系列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核心病机和病理,整体把握了疾病本质及其共性特征,提出“糖脂代谢病(Glucolipid Metabolic Disease,GLMD)”概念和“枢纽肝代谢稳态调节系统”理论,创立以“调肝启枢化浊法”为代表的综合一体化防控策略和方法。GLMD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与精准医学的研究思路有相同之处,同时又独具特色。本文探讨了GLMD的部分研究内容以及实现该复杂疾病精准诊疗的思路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GLMD的精准医学未来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向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贞术调脂方(FTZ)对高脂饮食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20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及FTZ组,每组10只。两组均予高脂饮食喂养,同时模型组予5%阿拉伯树胶水溶液灌胃,FTZ组予FTZ浸膏粉溶液灌胃(每日1.17 g/kg,以5%阿拉伯树胶水溶液为溶剂,10 m L/kg灌胃给药),两组每日1次给药,共给药5个月。监测小鼠进食量及体重情况,检测治疗前后小鼠血糖、血脂水平,治疗后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观察肝脏病理情况,测定肝脏脂质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肝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m RNA表达。结果两组小鼠进食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高脂喂养3个月后FTZ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前,两组TG、TC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FTZ组小鼠TC、TG、空腹血糖、肝脏TC、TG水平降低(P0.05),OGTT实验AUC明显减少(P0.05),肝脏中PPARα及CPT1 m RNA表达升高(P0.05,P0.01)。两组小鼠肝脏重量、内脏脂肪及腹股沟脂肪称重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可观察到肝脏明显脂质沉积,汇管区周围、中央静脉周围可见大量肝细胞空泡变性及水样变性,淋巴细胞浸润,少量肝细胞点状坏死。而FTZ组肝脏空泡变性及水样变性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FTZ可延缓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其机制与上调肝PPARα及其下游基因CPT1,促进脂肪酸氧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白囊耙齿菌中腺苷的超声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志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和液料比对腺苷得率的影响,并优化腺苷超声法提取条件.白囊耙齿菌中腺苷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78s、功率414 W、液料比37:l(v/w),理论提取率为0.88%,实际提取率为0.89%,相对误差为1.14%.  相似文献   
8.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为205万,比2005年增长了52%。为进一步完善护士准入制度,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国务院于2008年1月31日公布了《护士条例》,这是我国第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探讨薯蓣皂苷类成分调控糖代谢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文献挖掘及数据库检索获得薯蓣皂苷类成分调控糖代谢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与糖代谢相关的疾病靶点,利用STRING、Cytoscape3.5.1中的BiNGO、MCODE及CluGO插件对潜在靶点分别进行GO生物过程、聚类模块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薯蓣皂苷类“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本研究筛选得到11种薯蓣皂苷类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于AKT1、STAT3、VEGFA等22个关键靶点,主要参与蛋白激酶级联调控、免疫反应、白细胞趋化性调控等7类生物过程及HIF-1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长寿信号通路、脂肪细胞脂解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25条信号通路综合调控糖代谢。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薯蓣皂苷类成分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降糖机制,薯蓣皂苷类成分调控糖代谢作用是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的,并且可以推测HIF-1信号通路可能是其发挥作用最为重要的信号通路,为薯蓣皂苷类成分进一步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