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2.
患者,男,17岁,2011年1月因"斜视10余年"来我院第一次就诊,平素未戴镜.眼科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3,左眼0.5,眼前节未见异常.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双眼均为中心注视,视盘略小,无其他异常.眼位:角膜映光法检测显示外斜-10°左右,可交替性注视.双眼同时注视时角膜映光点对称性的位于双眼瞳孔内侧缘(见图1).遮盖一眼后可转为单眼中心注视,无明显kappa角(见图2).三棱镜加遮盖法检测显示斜视角-20△,看远看近斜视角无明显变化.眼球运动正常.综合验光:右眼+7.0 D+0.75 D×155°=0.7;左眼+6.5 D+0.5 D×20°=0.8.1%托皮卡按扩瞳验光:右眼0.3,+8.0 D+0.75 D×155°=0.6;左眼0.5,+7.0 D+0.5 D×30°=0.8.未戴镜矫正同视机检查,同时视:自觉斜视角+3°,他觉斜视角+1°;融合范围:-8°~+11°;有粗略立体视.戴镜矫正后同视机检查,同时视:自觉斜视角+9°,他觉斜视角+9°;融合范围:+5°~+25°;有粗略立体视.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17岁,2011年1月因“斜视10余年”来我院第一次就诊,平素未戴镜。眼科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3,左眼0.5,眼前节未见异常。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双眼均为中心注视,视盘略小,无其他异常。眼位:角膜映光法检测显示外科-10°左右,可交替性注视。双眼同时注视时角膜映光点对称性的位于双眼瞳孔内侧缘。遮盖一眼后可转为单眼中心注视,无明显的kappa角。三棱镜加遮盖法检测显示斜视角-20△,看远看近斜视角无明显变化。眼球运动正常。综合验光:右眼+7.0 D+0.75 D×155°=0.7;左眼+6.5 D+0.5 D×20°=0.8。1%托皮卡按扩瞳验光:右眼0.3,+8.0 D+0.75 D×155°=0.6;左眼0.5,+7.0 D+0.5 D×30°=0.8。未戴镜矫正同视机检查,同时视:自觉斜视角+3°,他觉斜视角+1°;融合范围:-8°~+11°;有粗略立体视。戴镜矫正后同视机检查,同时视:自觉斜视角+9°,他觉斜视角+9°;融合范围:+5°~+25°;有粗略立体视。诊断:①共同性外斜视;②双眼屈光不正:远视伴轻度弱视。  相似文献   
4.
验光配镜必须检查视力,这一点是配镜者都知道的。但多年来配镜者均习惯于查单眼视觉,而能够查双眼视觉的眼镜店是非常之少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早已不能满足于只查单眼视觉了。单眼视觉和双眼视觉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单眼视觉是两维平面视觉,而双眼视觉是三维立体视觉,是人类的高级视觉功能。有了正常的双眼视觉,人类才可以更好地学习,从事较为精细的工作,正确地判断物体的距离、大小、位置及方向,正确地判断自身与客观环境之间的位置关系。双眼视觉必须建立在单眼视觉的基础之上,但它们之间确又有着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0引言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又称遗传性视网膜劈裂[1],通常为双侧发病的性连锁隐性遗传疾病,基因位于Xp22[2]。视网膜劈裂常发生于周边眼底和黄斑,发生于黄斑处称黄斑视网膜劈裂症。先天性黄斑视网膜劈裂症临床较为少见,我院近期诊治1例先天性黄斑视网膜劈裂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巨大儿的可行性。方法 对1077名孕龄在36周以上、单胎、且产前7天内进行过超声检查的资料回顾性研究。以胎儿腹围的超声测值评价预测巨大儿的价值。结果 有394例胎儿腹围大于等于35厘米,其中68例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000克。在鉴别巨大儿方面,其敏感性为93、15%,特异性为67.53%;有23例胎儿腹围大于等于38厘米,其中21例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000克,如以38厘米腹围为标准,则敏感性为28.77%,特异性为99.80%。结论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可鉴别巨大儿.了解胎儿腹围测量的两个界值(35CM,38CM)有助于临床医生避免或处理如肩难产等与巨大儿相关的产科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后房型有晶状体眼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mplantabIe collamerlens,TICL)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历研究。收集我院2010-02/2011-06经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散光22例40眼的病历资料,该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通过3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TICL。随访12mo,随访内容包括术前及术后1d;1wk;1,3,12mo的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屈光度数、角膜内皮细胞分析、人工晶状体柱镜轴位等。结果:术后3mo40眼裸眼视力均等于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数均在-0.5~+0.5D,柱镜度数均在-0.75~0D。术后1moTICL轴向偏差在10°以内者占95.0%(38/40),TICL轴向偏差在10°~15°者占2.5%(1/40),偏差大于30°者1眼(2.5%);TICL旋转大于30°的1眼行人工晶状体调位术,术后TICL轴向偏差在10°以内。术后7眼眼压一过性升高,经降眼压治疗,1wk内恢复正常。未发现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混浊等病例。结论:TICL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合并散光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成人或大龄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09/2013-03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伴有弱视的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共11例16眼,年龄15岁以上,随访6mo以上。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睫状肌麻痹后屈光度以及立体视等情况,并询问患者主觉视觉质量改善的状况以及对手术的满意度。

结果:手术眼16只平均睫状肌麻痹后屈光度的等效球镜从术前的5.76±1.71D降到术后1.42±1.22D(t=13.6,P=0.00)。11例患者双眼间屈光参差从术前的3.78±2.39D降到手术后1.14±1.50D(t=6.08.P=0.00)。手术后患者看远裸眼视力从0.35±0.27上升到0.45±0.29(t=-4.76,P<0.001),看近裸眼视力从0.26±0.24上升至0.49±0.27(t=5.43,P=0.00); 术前worth四孔灯检查4例显示弱视眼抑制。手术后均恢复了正常。同视机检查6例有立体视,术后为10例。Titmus立体视检查立体视锐度也明显提升(t=-2.97,P=0.003)。 没有术中、术后明显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主诉生活中视觉质量明显改善并对手术效果感到满意。

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治疗过了视觉敏感期的成人或大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尽管对弱视眼视力提升有限,但依然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立体视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对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恢复、角膜生物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新城海翔眼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01例(195眼)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选择不同分为SMILE组53例(103眼)和LASEK组48例(92眼)。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客观视觉质量[客观散射指数值(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值)、斯特列尔比值(SR)]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的角膜生物力学指标[角膜阻力因子(CRF)、角膜滞后量(CH)],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改善,且SMILE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优于LASEK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的OSI均较术前升高,MTF cut-off值均较术前下降,且SMILE组患者的OSI明显低于LASEK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相似文献   
10.
郑丹  蒋海翔  张可  吴胜望 《国际眼科杂志》2023,23(10):1718-1722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01/2021-01于我院行PC-PRL植入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40例77眼。术后随访至少2a,评估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前房角(ACA)、晶状体厚度及术后拱高等眼前节参数,分析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

结果:PC-PRL植入术后纳入患者UCVA和BCV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术后2a平均安全指数(术后BCVA/术前BCVA)为1.36±0.32,平均有效指数(术后UCVA/术前BCVA)为1.23±0.31。术后2a拱高与术前ACD、术前ACV、术前ACA及晶状体厚度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术前ACV和晶状体厚度对术后2a拱高具有显著影响。

结论:超高度近视PC-PRL植入术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视力,术前ACV和晶状体厚度是影响术后拱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