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瞳孔参数对伴老视的近视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工人医院连续就诊的中度近视合并老视患者60例(120眼)。患者在中间视觉环境(1 cd/m2)按瞳孔大 小分为3组:小瞳孔(SPG)组(≤5.5 mm)、中瞳孔(MPG)组(5.6~6.4 mm)和大瞳孔(LPG)组 (≥6.5 mm)。各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行视力、瞳孔反应以及像差检查,比 较3组裸眼视力(UCVA)、近视力(UCNVA)、瞳孔反应以及像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 时间点瞳孔参数、视力、像差的变化,术前不同组间各瞳孔反射参数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结 果:术后3、6个月时MPG组和SPG组的UCVA高于LPG组(术后3个月:F=10.62,P<0.001;F=14.21, P<0.001;术后6个月:F=14.88,P<0.001;F=14.81,P<0.001);SPG组和MPG组的UCNVA均优于 LPG组(术后3个月:F=37.62,P<0.001;F=25.62,P<0.001;术后6个月:F=37.60,P<0.001;F=38.11, P<0.001)。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MPG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LPG组和SPG组。术后1、3、6个月, MPG组和SPG组患者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瞳孔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LP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P<0.001);瞳孔扩张潜伏期MPG组和SPG组优于L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张持 续时间和扩张速度在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垂直彗差(C7),水平彗差(C8)和 球差(C12)均增加,LPG组患者增加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老视激光屈光手术 后6个月,中、小瞳孔大小的患者均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维生素D3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干眼的治疗效 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9 年1 ─12 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接受FS-LASIK且术后1 个月有 明显干眼的患者90例(90眼)。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5例(45眼),连续12周服用维生素 D3 2 000 IU/d;对照组45例(45眼),不口服任何药物。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3、6个月测定患 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液破裂时间(TBUT)、Schirmer Ⅰ试验、泪河高度,血清维生素D3水平 以及对比敏感度情况。采用Kolmogorov-Smirnov、LSD-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服药后1 个月,研究组OSDI评分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07)。研究 组的TBUT(t=3.02,P=0.027)和Schirmer Ⅰ试验值(t=2.78,P=0.030)均高于对照组。服药后3个月, 研究组OSDI(t=2.50,P=0.010)、TBUT(t=2.32,P=0.031)和Schirmer Ⅰ试验值(t=3.25,P=0.02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服药后6个月,2组患者OSDI(t=2.31,P=0.025)、TBUT(t=2.30, P=0.039)和Schirmer Ⅰ试验值(t=3.03,P=0.0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恢复更好。研究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3 水平与OSDI评分呈负相关(r=-0.90,P<0.001),与Schirmer Ⅰ试验值(r=0.88, P<0.001)、TBUT评分(r=0.89,P<0.001)和TMH(r=0.80,P<0.001)呈正相关。服药后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明视对比敏感度和暗视对比敏感度均优于对照组(3 cpd:t =2.40,P=0.04;6 cpd: t=2.16, P=0.04;12 cpd:t =2.23,P=0.04;18 cpd:t =2.37,P=0.04)。结论:维生素D3不仅改善了术后干眼症状及泪膜稳定性,而且可以改善FS-LASIK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斜视儿童及其父母生存质量的情况,并分析手术结果及手术次数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5~18岁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斜视患儿,118例屈光不正患儿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生存质量量表(IXTQ)以及成人斜视生存质量量表(AS-20)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组各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不同手术结果(手术成功、手术部分成功和手术失败)患儿及其父母生存质量的差异,手术次数对生存质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对可能影响生存质量得分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斜视组IXTQ、AS-20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得分(P<0.001)。斜视手术结果只在患儿父母填写的pp-IXTQ中有影响得分的作用(P=0.034),手术成功组得分最高,手术部分成功组得分最低。患儿手术次数在手术成功与失败组均不影响最终得分;而在手术部分成功组,AS-20量表中,手术次数与得分呈正相关关系( r=0.909,P=0.002)。可能影响得分情况的因素中,只有近立体视对PIXTQ得分有影响〔标准偏回归系数(β)=0.543,P=0.026〕。结论斜视患儿及其父母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且斜视手术对其生存质量有影响。临床检查结果与生存质量调查结果相结合能更好的评估并干预斜视对患儿及家长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老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8年1─12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视光科行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50例(100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远近距离裸眼视力、电脑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Q值、球差、对比敏感度、立体视锐度等,并使用屈光矫正者生命质量量表(QIRC)评估手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采用 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术前双眼各项指标基本匹配,术后6个月主视眼logMAR远视力达0.0的患者有94%,非主视眼logMAR近视力均达到0.5,96%的患者达到0.3。主视眼术后6个月Q值与非主视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42, P=0.03)。等效球镜度(SE)、Q值与球差呈正相关( r=0.496, P<0.001;r=0.197, P=0.05)。患者双眼术后1周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除18 cpd以外,均达到术前水平(均 P<0.05)。大部分患者反映视觉质量良好;2例诉夜间眩光、重影。患者术后6个月立体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合并老视是安全有效的,且不损害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弱视患者使用Bangerter压抑膜治疗弱视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情况。方法5~14岁中度弱视儿童在弱视对侧眼用Bangerter压抑膜治疗弱视(压抑膜治疗组,n=50)3月,以对侧眼用遮盖法治疗弱视(遮盖治疗组,n=50)3月为对照,采用弱视治疗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ATI)和遮盖治疗弱视儿童生存质量量表(ACOTI)进行患儿监护人和弱视患儿问卷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儿监护人填写的ATI量表中,压抑膜治疗组和遮盖治疗组在总得分、依从性维度和社会心理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负面影响维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儿填写的ACOTI量表在总分、视功能维度和心理影响维度均为压抑膜治疗组患儿得分高于遮盖治疗组患儿(P均r=0.222和0.290,P均r=0.466)及视功能维度( r=0.444)和心理影响难度( r=0.386)均与弱视眼视力有关(P均<0.05)。结论弱视患儿使用Bangerter压抑膜治疗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优于遮盖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虹膜自动跟踪联合Contoura矫正低中度近视伴角膜不规则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8月在我院行近视激光治疗的患者30例(60眼),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15例(30眼)接受虹膜自动跟踪定位联合Contoura辅助的LASIK;对照组15例(30眼)接受虹膜自动跟踪定位辅助的LASIK。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 d、1个月、3个月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表面变异指数(index of surface variance,ISV)、角膜表面垂直不对称指数(index of vertical asymmetry,IVA)、角膜斜轴散光(C3)、角膜规则散光(C5)、对比敏感度等,并作对比。结果 术后3个月,试验组裸眼视力为1.12±0.14,高于对照组的1.04±0.19(t=8.58,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ISV和IVA分别降为5.68±3.02和0.89±0.5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为 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C3和C5分别降为(2.10±0.63)D和(2.11±1.04)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C3和C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在明视状态下所有频段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在暗视状态下6.0 c·d-1、12 c·d-1时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虹膜自动跟踪联合Contoura矫正低中度近视伴角膜不规则散光是安全、有效的,能改善角膜的不规则状态,提高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