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评价640层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3.0T动态MR血管成像(CE-MRA)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例临床怀疑脊髓血管病变的患者,其中11例行多层螺旋CTA检查,10例行CE-MRA检查,16例接受DSA治疗,3例接受手术治疗。结果:11例行CTA检查中有4例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4例为髓周动静瘘(PMAVF),2例为脊髓动静脉畸形(SCAVF),8例与DSA诊断一致,1例DSA为阴性;10例行MRA检查中有7例为SDAVF,其中2例SDAVF CTA检查未显示供血动脉及瘘口,CE-MRA显示很好的供血动脉及瘘口,2例为PMAVF,1例为SCAVF,均与DSA诊断一致。结论:3.0T CE-MRA对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供血动脉及瘘口,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中优于CTA;脊髓CTA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可作为DSA检查前的筛选检查,并对DSA有指导作用;而3.0T CE-MRA可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供血动脉及瘘口;CTA、CE-MRA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协助制定治疗方案及术后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microRNA-10b(miR-10b)在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miR-10b对大肠癌SW480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大肠癌患者标本32例,同时收取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织中miR-10b的表达水平。以脂质体为载体将miR-10b抑制剂转染至SW480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SW48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利用q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Kriippel样因子4(KLF4)mRNA和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miR-10b在32例患者癌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24±0.09)与(0.67±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调miR-10b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SW48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KLF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MicroRNA-10b在大肠癌中低表达,并可能通过上调KLF4的表达抑制大肠癌SW480细胞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直肠癌的临床表现类型。方法对我院2003年以来门诊确诊的45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临床分为9种类型。结果以上9种类型说明早期直肠癌并不难发现,临场诊断时注意直肠指诊和直肠镜检查,直肠癌的误诊率会大大降低。结论有的直肠癌患者就诊时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医生应具备高度的警惕性,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致肠梗阻是大肠癌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老年人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其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不同于一般的病人,伴随病和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如何正确选择治疗方法,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我院1996~2005年共收治老年大肠癌致肠梗阻病人42例,均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运用品管圈提高手术部护理交接班质量,减少工作漏项。针对选定主题进行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并对实施品管圈前后护理交接班工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数量进行比较。出现的问题数量由改善前的35.67次/月降为改善后的13.33次/月,进步率62.63%。针对手术部护理交接班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的对策有效,形成了标准化,规范了护理交接班流程。  相似文献   
7.
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是胆道外科常见的一种术式,术后拔除T管发生胆漏的并发症,国外发生率为0.8%,国内约为0.97%~5.6%[1].尽管这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处理不当,可导致患者死亡.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2000年6月~2009年5月对胆道手术拔T管后出现胆漏的25例总结其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重度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临床治疗目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1-2],尤其是外科切除,患者常因脾功能亢进、凝血机制差、肿瘤多发或分布广、肝脏潜在的代偿功能较差而不能接受外科切除手术;肝移植又因肝源奇缺且费用过高,普通患者无力承担手术及后期药物费用而应用受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早期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血管性痴呆组)、49例动脉硬化症无痴呆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组)和48名健康人(健康人组)分别进行P300检查,比较三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血管性痴呆组P300潜伏期较动脉粥样硬化组、健康人组明显延长,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在血管性痴呆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介入治疗在肝血管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在2009年12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肝血管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即: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固有动脉造影,之后在肿瘤供血靶动脉送入导管超选择,并给予患者明胶海绵+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方式为静脉灌注,最后实施动脉栓塞治疗,手术之后的1-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肿瘤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并发症。结果在40例患者当中,实施介入治疗的为50人次,患者肿瘤一般的做1次,患者肿瘤较大的实施2次介入治疗,其中实施2次栓塞治疗的有11例患者,占27.5%。对患者在第一次手术之后进行1-6个月的随访,并做CT检查,其中19例显效,肝血管肿瘤缩小50%,显著减轻了疼痛以及上腹部不适,中断了肿瘤血供,缩小了瘤体。17例有效,肿瘤缩小在25%以上,显著减轻了上腹部不适。有4例无效,肿瘤缩小在25%以下。达到了90%的总有效率。结论在治疗肝血管肿瘤上,明胶海绵动脉栓塞+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的介入治疗方式能够起到显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