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艾滋病高发地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为更好地开展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桂林市高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通过AMOS 2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结果艾滋病知信行结构方程模型的χ2值为336.59,ν=183,χ2/ν=1.84(P0.01);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均方根残差(RMR)等模型拟合指标分别为0.96、0.028、0.01,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认知因素对行为的总效应系数为0.232,其中直接作用系数为-0.333、通过态度产生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565,艾滋病相关态度对行为的直接作用系数为0.931,认知因素对态度的标化后的效应系数为0.607。结论总体上认知和态度对行为产生积极的正向作用,认知对态度也具有较强的正向作用。但艾滋病高发区大学生的认知对行为的直接作用是负向的,大学生存在着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的知信行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为科学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 085名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类指标的权重,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信行的整体及格率为50.78%,其中行为的及格率最高(61.29%),其次是认知(51.06%)、态度(17.6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信行的主要因素有中学教育、性别、家庭居住地、大学教育等,OR值分别为0.476、1.759、1.392、0.497,P0.05。结论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的知信行表现相对较差,特别是态度方面;中学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信行的重要因素。层次分析法为艾滋病防治研究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与行为(KAP)现状,为医学院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通过Epi Data 3.1和SPSS 17.0软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1300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1.92%(805人);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94.77%(1232人);对艾滋病的态度/行为正确持有率为36.38%(473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艾滋病KAP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选修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父母文化程度以及父母职业等,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是影响其态度/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结论医学院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内容的掌握不够全面,特别是对待艾滋病的态度/行为方面;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艾滋病KAP的重要因素;艾滋病KAP研究有待科学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广西桂林市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编制调查问卷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使用EpiData31和SPSS170等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085名大学生,其中少数民族35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行为及整体的及格率分别为7463%、4366%、4543%、563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理工类高校、中学未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的危险因素。认知因素对态度和行为,态度因素对行为均有重要影响,其OR值(95%CI)分别为263(156~458)、212(119~379)、220(138~350);家庭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影响因素。结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健康教育,尤其是态度与行为方面亟需加强;应逐步建立连续、系统、规范的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社会、高校与家庭的积极作用;重点加强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