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低聚原花青素(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OPC)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C57小鼠40只,选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他32只用2.5%的DSS进行UC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美沙拉嗪500 mg/kg)、低剂量组(OPC500 mg/kg)、高剂量组(OPC1000 mg/kg),每组8只。连续给药7 d后处死小鼠,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观察结肠病理变化,评估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olon macroscopic damage index,CMDI),计算检测血清IL-10水平,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后各组小鼠的DAI评分明显升高,结肠黏膜变薄、上皮脱落和炎性细胞浸润,CMDI评分明显升高,结肠长度和血清IL-10水平明显降低,组织MPO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DAI评分和CMDI评分显著降低,结肠长度延长,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MPO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美沙拉嗪组与高剂量组接近,均优于低剂量组。结论 OPC可通过减少氧化应激,抑制炎性反应,降低DSS诱导UC小鼠的DAI,改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膀胱的有效性。方法全面搜集近15a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膀胱的随机对照实验或临床对照实验文献,对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25篇文献共计1604例患者的资料被纳入,其中19篇文献的总有效率合并比值比(OR):4.45,95%CI为3.27—6.05;8篇文献膀胱残余尿量合并权重均差(WMD)=-53.20,95%CI为-58.09~-48.31;7篇文献排尿次数合并权重均差(WMD):-2.42,95%CI为-2.96--1.89;6篇文献每次尿量合并权重均差(WMD)=160.12,95%CI为136.28—183.96。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各疗效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与单纯西医药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膀胱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糖尿病膀胱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膀胱的有效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以针刺、电针、耳针、穴位注射、艾灸等为主题词,检索近30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膀胱的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要求文献利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合并比值比(OR)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膀胱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权重均差(WMD)评价残余尿量、每次尿量;漏斗图分析纳入文献的偏倚。结果共13篇文献94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显效率合并OR值为2.66,95%CI为[1.85,3.82];总有效率合并OR值为4.04,95%CI为[2.68,6.09];两组残余尿量合并WMD值为-66.86,95%CI为[-102.49,-31.22];每次尿量合并WMD值为143.61,95%CI为[129.88,157.33],上述结果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纳入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来看,针灸或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膀胱的疗效高于单纯药物治疗,但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免疫炎症机制。方法初诊T2DM患者56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T2DM组和T2DM合并NAFLD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9例为对照组。收集3组患者基本资料,测定代谢相关指标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根据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值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水平;同时计算动态胰岛素分泌指数(MBCI)、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评价胰岛素分泌功能。超声检测肝脏内脂肪含量(LFC),流式细胞仪检测静脉血中CD4~+T细胞亚群的比例,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探讨其在T2DM合并NAFLD发病中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T2DM组与T2DM合并NAFLD组外周血各Th细胞亚群占总CD4~+T细胞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Th22细胞的水平升高为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Th22细胞比例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与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呈负相关(P0.01)。结论 CD4~+T细胞亚群比例变化,尤其是Th22细胞的水平升高,表明在T2DM合并NAFLD患者中该异常可进一步加重。Th22细胞比例与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可部分阐释免疫炎症机制在T2DM合并NAFLD发病中的作用,可能会成为诊断T2DM合并NAFLD的早期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曹云  王琳  董铮  曹旭静  梅雯 《中外医疗》2007,(15):27-28
使用全自动定量浓缩仪建立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提取液的浓缩方法,通过相关试验确立了浓缩条件,使有机氯农药的加标回收率在两次浓缩过程中分别处于82.6%~105.3%和90.6%~103-1%之间,同时完成溶剂转换工作,为土壤有机氯农药分析中的样品浓缩问题建立了一套自动化程度高,加标回收率高,人为干扰因素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岛津移动式X线机原机遥控器可操作范围仅为5~8 m,并且需要技师面对机器接收窗口操作,机器与技师之间不能有障碍物阻挡才能使用.为保障技师身体健康,避免技师直接暴露在X线辐射环境下进行工作[1-2],特构思制作1套适用于此X线机的无线遥控曝光组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4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临床诊断为aMCI的患者115例,根据损害认知领域的情况分为单一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s)组(60例)和多领域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m)组(55例)。分别在就诊时、出院后第1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影像学DTI扫描,评估患者转归情况以及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随访结束后,由于患者死亡、颅脑影像学异常、无故失访等情况,最终共纳入94例患者,其中aMCI-s组50例,aMCI-m组44例。94例患者中有24例12个月后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AD),总转化率为25.5%。aMCI-s组和aMCI-m组AD转化率分别为16.0%(8/50)和36.4%(16/44),两组AD转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P=0.02)。aMCI-s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FA值高于aMCI-m组,胼胝体膝部、额枕下束、上纵束Ⅱ ADC值低于aMCI-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s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FA值高于aMCI-s转化为AD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上纵束Ⅱ ADC值低于aMCI-s转化为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m组胼胝体膝部、扣带回、额枕下束FA值高于aMCI-m转化为AD组,胼胝体膝部、扣带回、上纵束Ⅱ ADC值低于aMCI-m转化为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s转化为AD组和aMCI-m转化为AD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额枕下束、上纵束Ⅱ F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CI-s转化为AD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额枕下束、上纵束Ⅱ ADC值低于aMCI-m转化为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CI-m较aMCI-s更容易发展为AD,DTI能够反映aMCI的病理变化程度,鉴别诊断aMCI类型并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严格的新兵体格复查对保障部队安全稳定和正常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后勤的总要求,武警天津市总队自主研发了新兵体格复查条形码管理系统,经过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概要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新兵体格复查条形码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点、工作程序与使用流程、系统使用经验体会,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感染旋毛虫小鼠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在体外对旋毛虫肌幼虫的杀伤作用及脾细胞中IL-4和IL-5的表达。【方法】制作旋毛虫感染小鼠模型,采用体外培养法,按分组设计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板孔中加入感染旋毛虫小鼠外周血提取的Eos、旋毛虫肌幼虫、血清(对照血清或经不同条件处理的血清)及含有10%灭活小牛血清的PRMI1640培养液,连续培养2d。显微镜下,在12、24、48h等时相观察小鼠Eos对旋毛虫肌幼虫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感染旋毛虫小鼠脾脏中IL-4、IL-5的mRNA含量,观察这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单纯Eos对旋毛虫肌幼虫无杀伤作用,在免疫血清参与下,Eos对幼虫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在灭活IgE前后,Eos的杀伤作用明显改变,在灭活补体和IgE后Eos的杀伤作用明显减弱,与单纯Eos的情况无差别。感染组小鼠脾脏中IL-4和IL-5mRN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Eos对旋毛虫肌幼虫杀伤的过程需要免疫血清的参与,且IgE是Eos发挥ADCC效应所依赖的重要免疫球蛋白,IgG可能在Eos发挥ADCC效应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作用。感染旋毛虫小鼠脾脏细胞IL-4和IL-5表达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IgE在小鼠旋毛虫感染急性期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小鼠IgE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ntibody-dependent cell cytotoxicity,ADCC),并通过IL-4、IL-5的表达测定,探讨IgE在旋毛虫感染小鼠急性期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感染旋毛虫后7、14、21、28、35、60d小鼠外周血中总IgE水平,同时用间接ELISA法测定特异性IgE水平,采用体外培养法做IgE介导嗜酸性粒细胞对旋毛虫肌幼虫的体外杀伤实验,按分组设计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板孔中加入感染旋毛虫小鼠外周血提取的嗜酸性粒细胞(Eos)、感染鼠血清及感染鼠的旋毛虫肌幼虫与含有10%灭活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共培养2d。显微镜下,分别在12、24、48h观察小鼠Eos对旋毛虫肌幼虫的影响,另外,用RT-PCR方法观察感染旋毛虫小鼠脾脏中IL-4、IL-5的mRNA含量,观察这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总IgE水平增高,在14、21d达到高峰(P0.01),第3周后逐渐下降,特异性IgE在14和21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率达88.9%。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单纯Eos对旋毛虫肌幼虫无杀伤作用,在免疫血清参与下,Eos对幼虫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灭活IgE后,Eos的杀伤作用明显减弱,与单纯Eos的情况无差别。感染组小鼠脾脏中IL-4和IL-5mRN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中IgE抗体参与了旋毛虫急性期的免疫,主要作用为快速排出肠道内的旋毛虫脱囊幼虫,Eos对旋毛虫肌幼虫杀伤的过程需要IgE的参与,且IgE是Eos发挥ADCC效应所依赖的重要免疫球蛋白,感染旋毛虫小鼠的IL-4和IL-5表达量明显升高,故说明IgE是小鼠旋毛虫感染急性期重要的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