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各类公共场所室内PM10和PM2.5浓度水平及对从业人员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全区4大类公共场所,包括理发美容类、商场剧院类、酒店旅馆类、酒吧KTV游戏厅类,采用便携式防爆智能数字粉尘仪AM510进行室内PM10和PM2.5浓度检测,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类场所室内PM10和PM2.5浓度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黄埔区4大类场所室内PM10浓度水平分别为(0.113±0.044)mg/m3,(0.085±0.022)mg/m3,(0.112±0.028)mg/m3和(0.207±0.031)mg/m3,其中酒吧KTV游戏厅室内PM10浓度超出GB/T 18883-2002标准限值(<0.15mg/m3)。全区4大类场所室内PM2.5浓度水平分别为(0.065±0.025)mg/m3、(0.050±0.013)mg/m3、(0.075±0.016)mg/m3和(0.120±0.018)mg/m3,均超出GB 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0.035mg/m3)。单因素分析及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各类场所室内PM10和PM2.5浓度水平,酒吧KTV游戏厅类最高,商场剧院类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2.5浓度与咳嗽、咽痛和鼻炎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黄埔区4大类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较为严重,明显影响从业人员上呼吸道健康,应加强对这类场所监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及感染状况,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9~12月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社区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梅毒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艾滋病、梅毒抗体。结果共调查402人,吸毒人群以男性、40~49岁、无业、初中文化程度、未婚为主。艾滋病、梅毒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4.18%,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者对艾滋病、梅毒的三大传播途径有一定程度认知,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知道艾滋病、梅毒自愿咨询检测的占59.95%,愿意做检测的占70.90%,认为自已感染艾滋病、梅毒危险性高的占40.30%。曾经静脉注射吸毒的占55.47%,其中共用过注射器的占37.67%。最近一年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过性行为的占63.18%,其中每次用安全套的占15.35%,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占22.64%,其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25.27%。艾滋病抗体阳性率0.26%、梅毒抗体阳性率2.35%。结论黄埔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知识知晓率较低,态度不够重视,高危行为普遍存在,艾滋病、梅毒仍处于较低的流行水平,应加强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防治工作,防止疾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和向普通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法测定致倦库蚊幼虫的LC50。结果东山区、海珠区、芳村区、荔湾区、越秀区及天河区各采集点致倦库蚊幼虫LC50分别为0.0067ppm、0.0091ppm、0.0072ppm、0.0111ppm、0.0081ppm、0.0130ppm;与致倦库蚊敏感品系相比,对溴氰菊酯抗性比分别为13.1倍、17.8倍、14.1倍、21.8倍、15.9倍、25.5倍。表明广州市区致倦库蚊对溴氰菊酯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1起急性甲苯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家具厂甲苯职业性中毒事故的原因,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采集样品检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结果该家具厂泡油岗位因严重通风不良,造成工人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而中毒.结论应该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坚决制止那种只顾利润而不顾工人健康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州市黄埔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改进消毒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消毒质量,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对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玩具、物体表面、幼儿和教师手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测.结果 2004-2012年间共采集上述样品3 134份,合格率为81.88%.大、中、小型托幼机构的样品合格率分别为83.22%、80.21%、74.07%,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玩具、物体表面、幼儿和教师手的样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分别为96.79%、90.53%、77.54%、67.80%.省级、市级、区级、未评级托幼机构消毒监测样品总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分别为95.03%、88.60%、87.87%、77.76%.结论 重点要加强小型托幼机构和未评级托幼机构的消毒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特别是要提高物体表面和手消毒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一起家庭性食物中毒发生原因,预防以后发生类似中毒事故. 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从剩余汤渣样品中检出钩吻碱甲和钩吻碱子,并且从煲汤材料鸡血藤中鉴别出断肠草. 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事件是因为6名患者误食了混有断肠草的鸡血藤汤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州市黄埔区居民合理用药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合理用药素养及用药教育需求信息,采用c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效调查2 534位居民,男性1 082人(占42.7%),女性1 452人(占57.3%);户籍以广州市为主(占80.8%);年龄以25~34岁居多(占30.6%);个人平均月收入主要为2 000~4 999元(占46.6%);文化程度以本科为主(占36.8%);职业以其他企事业单位人员居多(占31.0%);医疗保险多为城镇职工医保(占69.8%)。具备合理用药素养者738人,合理用药素养具备率为29.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34岁(OR=1.645)、35~44岁(OR=1.620)、文化程度为大专(OR=2.797)、本科(OR=3.675)、硕士及以上(OR=5.448)、职业为医务人员(OR=7.521)者,其具备合理用药素养的可能性较高。97.5%(2 470/2 534)的居民认同用药教育的重要性,82.8%(2 097/2 534)的居民愿意接受用药教育,28.7%(728/2 534)的居民曾接受过用药教育。结论 黄埔区居民合理用药素养水平较低,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居民用药教育需求大;建议围绕居民常见用药认知误区,以低文化程度者为重点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合理用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黄埔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与健康素养具备情况,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调查对象1 119人,男女性别比为1∶1.2;城镇户籍993人,占88.7%,以35~54岁居多,占49.4%;文化程度以大专及本科为主,占30.5%,职业以其他职业人群居多,占29.5%。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29.8%,其中,3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基本知识和理念41.0%、健康生活与行为22.7%及基本技能20.1%;6类健康问题素养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60.9%、科学健康观54.1%、健康信息30.0%、基本医疗24.3%、慢性病防治23.1%及传染病防治2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不识字/少识字相比,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3.667、6.994);与公务员相比,医务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7.629),农民健康素养水平则较低(OR=0.223)。 结论 黄埔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和职业;建议今后将基本技能、慢性病防治和传染病防治作为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内容,健康教育干预重点人群为低文化程度人员和农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市春季小学教学环境空气PM2.5情况。方法根据广州市城市不同功能分区,在黄埔区(工业区)、越秀区(商住区)和南沙区(郊区)按整群分层抽样原则各抽取5所小学,2013年4—5月对15所学校进行PM2.5监测。采样时间为学生在校学习时段(上午8时至12时,下午2时至4时),采样频次为每月1次,每次7 d,每所学校设4个采样点,检测方法为环境空气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18—2011),评价标准参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结果黄埔区、越秀区、南沙区教学环境的PM2.5日均浓度均值分别为63.79μg/m3(范围为48.15~80.26μg/m3)、66.98μg/m3(48.60~93.85μg/m3)和29.91μg/m3(25.99~35.51μg/m3),3个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黄埔区、越秀区的日均浓度均值分别高于南沙区(均P〈0.01)。黄埔区、越秀区、南沙区的教学环境分别有12、10、14 d的PM2.5浓度达到二级标准(≤75μg/m3),其中南沙区有13 d的PM2.5浓度达到一级标准(≤35μg/m3);黄埔区、越秀区分别有2、4 d的PM2.5浓度仅达到三级标准(〉75μg/m3);3个区之间空气质量等级的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埔区和越秀区小学教学环境PM2.5日均浓度均值均超出一级标准,未全部达到二级标准,表明黄埔区和越秀区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需要加大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