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72例胸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术中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全身麻醉)与观察组(36例,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麻醉诱导前(T0)相比,插管后10 min(T1)、拔管即刻(T2)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T1、T2的SBP、DBP、HR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血生化指标及其特点.方法采集89例正常新生儿脐动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脐动脉血肝肾功能、血气及电解质、血脂和心肌酶谱等33项生化指标.并与正常成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脐动脉血生化指标除Cl-、iCa++外,与成人有较大的差异,P均<0.05.脐血TP、CK、GGT水平与孕周有关,GGT随着胎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而TP、CK随着胎龄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男女性别间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新生儿脐动脉血生化指标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确定新生儿脐血各生化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有助于临床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对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SVV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有153例SVVC患者完成观察。治疗组77例,采用ATP-红外生物效应治疗技术,1次/天,共2次;治疗后阴道内放置硝酸咪康唑栓400 mg/天,共6天。对照组76例,阴道内放置硝酸咪康唑栓400 mg/天,共6天。开始治疗后,患者每天记录自觉症状及不良反应,停药后3天、30天复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①治疗组治疗起效时间为(0.7±0.6)h,对照组为(19.3±8.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患者症状自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停药后3天,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73.68%,真菌学转阴率分别为96.10%和85.53%,总有效率分别为89.61%和69.7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停药后30天,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80%和68.42%,真菌学转阴率分别为96.10%和82.89%,总有效率分别为92.21%和64.4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可快速缓解SVVC患者的自觉症状,有效提高其近期及远期疗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是治疗SVV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实现门诊现场、网站、电话、短信等多途径时点实时预约挂号的方法.提出了实现时点实时预约挂号是提高门诊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信息化技术支撑是实现时点实时预约挂号的必备条件;统一诊号资源池是实现时点实时预约挂号的重要基础;持卡预交金模式是提高预约挂号效率的重要手段;强化配套管理是实现时点实时预约挂号的重要保证;与第三方合作是快捷实现预约挂号的有效途径.探索了实现时点实时预约挂号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医院在HIMSS EMRAM 7级评审过程中对HIMSS标准的理解、技术实践与项目全过程管理情况,分析了HIMSS EMRAM 7级标准全面互联共享、全面信息化、全面智能应用以及完善的硬件及灾备支撑等技术关键点,以及如何应用标准进行医院管理实践。指出信息化建设是巩固医院评审结果的重要路径,通过HIMSS EMRAM 7 级评审可实现多方受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将现代管理理念与高校学生工作有机结合,是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32岁。右上颌窦根治术后 1年 ,右侧鼻腔深部、眶内、鼻内阵发性烧灼样疼痛半年。鼻窦CT见右侧上颌窦内上角有一 0 .5 cm× 0 .6cm软组织影。于局麻下行右侧上颌窦探查术 ,见窦腔粘膜轻度水肿 ,内上角自然开口处见一索带状瘢痕 ,斜拉窦口 ,予以切除瘢痕 ,扩大自然开口。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病理示瘢痕组织。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讨论 上颌窦自然开口为鼻腔痛觉最敏感区之一 ,由蝶腭神经分支鼻后下神经支配。第 1次术后致开口瘢痕组织牵拉神经末梢 ,触发蝶腭神经痛 ,经去除瘢痕组织及减少刺激传导 ,得到临床治愈。蝶腭神经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静脉肾盂造影的操作方法以及做为X线静脉肾盂造影补充手段的可行性。方法 50例常规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在完成造影检查后进行CT扫描。CT扫描方法及参数如下:层厚,常规7mm,无间隔,120Kv,自动mA(normal);靶区重建扫描:层厚1mm,高质量(HQ)无间隔扫描;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方法。结果 50例患者,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0岁。常规剂量造影剂静脉肾盂造影,44例肾盂、输尿管、膀胱正常显影;6例不显影。50例患者常规静脉肾盂造影后行CT扫描,50例患者肾盂、输尿管、膀胱均显影清晰;靶区重建效果良好。结论 CT静脉肾盂造影密度分辨率明显高于常规静脉肾盂造影,对于尿路梗阻或肾功能低下而导致常规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的患者不需要再做延时造影或双倍剂量造影来解决,直接做CT扫描即可完成CT静脉肾盂造影,完成临床检查目的。避免了肾功能低下的患者因增加造影剂剂量所增加的危险性;对于可疑病变区(怀疑输尿管狭窄、梗阻)进行靶区重建扫描,重建图像立体效果较好。故CT静脉肾盂造影可做为常规X线静脉肾盂造影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过程中心脏 X线形态变化及四肢加压套带、下体负压的作用。 方法  18名健康男性青年 ,自愿接受试验 ,随机分为对照组、套带组和下体负压组 ,进行- 6°头低位卧床 2 1d试验。对照组卧床中不用任何对抗措施 ;套带组卧床期间每天 0 8∶ 30~ 2 0∶ 30 ,四肢戴加压套带 ,压力维持在 5 .3k Pa;下体负压组卧床期间第 1周和最后 1周每天下午使用 1h下体负压裤 ,压力维持在 - 4k Pa。分别于卧床前 1d和卧床后 1d摄取 X线胸片 1张 ,按有关标准测量胸廊横径、心脏横径、长径和宽径 ,并计算反映心脏形态大小的心胸比和心脏面积。 结果 对照组卧床后较卧床前心脏横径减小 0 .5 4cm,心胸比减小 0 .0 2 4,心脏面积减小 9cm2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套带组和下体负压组心脏面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头低位卧床 2 1d模拟失重过程可使心脏体积变小 ,这可能是心脏功能降低的结果 ,与有关实验结果相符 ;使用四肢加压套带和下体负压等对抗措施可以防止心脏形态改变 ,而下体负压作用效果及可操作性均优于四肢加压套带。  相似文献   
10.
小儿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发生粪外瘘,报道较少。现将本院20多年来在治疗小儿阑尾炎过程中遇到的2例粪外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