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旖  李占军  张文龙 《中医学报》2020,35(6):1307-1311
目的:探讨疏血通脉汤联合傍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SHSAS)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上肢肢体痉挛程度、血液流变学以及上肢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10例痰瘀阻络型SHS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联合傍针刺法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脉汤。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肢体痉挛程度(Ashworth)、上肢活动能力(FMA)、肩手综合征量表(shoulder hand syndrome scale,SHS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simulation scoring,VAS)、中医证候评分,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有效率为83.64%,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SHS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脉汤联合傍针刺治疗SHSAS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缓解疼痛程度和上肢痉挛,提高上肢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结肠癌肝转移的螺旋CT特征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于结肠癌肝转移术前检出与可切除性评估价值。方法 螺旋CT扫描对100例肝转移病例进行术前分期,层厚5mm,重建间隔5mm;以2.0~3.0ml/s速率静脉注入100ml含碘造影剂后60~70s后开始扫描。螺旋CT征象与手术及病理所见按病灶逐一对照。结果 触诊与病理学检查揭示了184个肝转移灶,螺旋CT扫描正确预测了其中的156个,总体检出率84.8%,阳性预测值96.0%,假阳性率3.8%(7/184)。在72例患者的76例次手术中,71例次为可治愈切除,可切除率为93.4%(71/76)。病例五年生存率为54.2%。结论 螺旋CT扫描应被看作是结肠癌肝转移的标准或最佳术前检出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测定河柏中总酚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720nm。结果:蒙药河柏中总酚酸在0.3088~1.0808μg/mL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6173X+0.0151(r=0.9998)。没食子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6.22%,RSD=1.13%(n=5)。结论: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河柏中总酚酸的含量,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4.
5.
背景:多层螺旋CT具有先进的扫描技术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其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及各向同性的成像功能,在血管成像上有很多优势。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肝移植受者移植前后血管结构评价的应用价值。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分析,以肝移植受者肝脏血管为观察对象,自身对照观察,于2003-10/2006-12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完成。 对象:选择拟行原位肝移植患者27例,年龄31~67岁,男17例,女10例。 方法:轴位螺旋扫描范围为膈顶上方2 cm至双肾下极以下。电压120 kV,动脉期准直0.75 mm,平扫、门脉期、肝静脉期准直1.5 cm;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注射速度为3 mL/s,三期增强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0~25 s,50~55 s,75~80 s。重建增强的薄层图像序列,动脉期层厚1 mm,间隔0.7 mm;门脉期、肝静脉期层厚2 mm,间隔1 mm。将图像序列传入后处理工作站,以MIP、VR等方式显示腹腔干系、门脉系、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血管的三维结构。 主要观察指标:肝移植前后患者血管三维结构。 结果:移植前所有患者腹腔干系均得到良好显示,21例肝动脉走形正常,6例患者肝动脉变异,其中门静脉海绵样变2例,门脉多发血栓1例,因不适宜手术此3例未进行肝移植。24例患者第二肝门及下腔静脉肝内段血管结构显示清楚,肝右静脉单独汇入下腔静脉、肝左静脉和肝中静脉先汇合后再注入下腔静脉18例,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分别单独汇入下腔静脉6例,下腔静脉肝后段狭窄2例。17例肝移植后CT血管成像发现肝动脉吻合口部狭窄2例,门脉高压侧支迂曲缓解10例,另7例患者因检查费用问题选择B超检查。 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肝移植患者移植前后血管结构,对适宜手术的病例筛选、指导手术方案及移植后血管结构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和地塞米松重度吸入性损伤大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腹腔注射重盐水,A组腹腔注射酚妥拉明,B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另取6只非致伤大鼠作伤前值测定,再取6只致伤大鼠,伤后30分名贵作伤后值测定。结果:对照组尿素氮(BUN),再二醛(MDA)、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组织含水量增增高,血中NO水平升高,肾组织中NO水平变化不如血中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副鼻窦16层螺旋CT扫描的技术优势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Sensation16多层螺旋扫描机,对68例临床诊断鼻窦炎的病人行轴位螺旋扫描,准直0.75mm,床速5mm/cycle,重建薄层高分辨率图像系列,层厚1mm,间隔0.5mm,卷积核H70h very sharp。将图像系列载入3D卡,利用多平面重组技术(MPR)行标准轴位、冠状位、矢状位2次图像重建,层厚1mm,间隔0.5mm,多方位观察鼻腔和鼻窦的细微结构,重点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结果多平面2次重建图像具有高清晰各向同性,能清楚显示鼻腔、副鼻窦的细微结构(包括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及鼻窦炎的基本CT改变)。结论16层螺旋CT各向同性的多平面二次图像重建技术为副鼻窦检查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国产普鲁泊福不同注药速度对人工流产病人呼吸、循环的影响,以寻找在人工流产麻醉中最适宜的注药速度. 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用国产普鲁泊福进行诱导麻醉,剂量为2.0 mg/kg,分别以1、2、4分钟不同注入速度,观察3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用药后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但仅B组清醒后收缩压与用药前相比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心率均有增加,A组与其他组比较有差异(P<0.05);3组SpO2均在正常范围,镇痛效果均满意,C组优良率稍低于A、B两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普鲁泊福用于人工流产麻醉诱导时,其不同注入速度对呼吸循环均有影响,但以B组(2分钟内注射完毕)影响最轻,较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赵留庄  李占军 《中国医刊》2012,47(11):74-75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运动功能(FMA)的影响.方法 将6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康复介入时间分成实验组(患病7天内即进行康复训练)36例和对照组(患病15~30天内进行康复训练)29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每例患者人组时、病程3个月时分别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测试ADL能力、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 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损伤伴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案例的法医病理学特点,并从法医病理学角度揭示损伤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56例损伤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死亡案例均行系统的尸体剖验和组织学观察,明确死因.结果 56例死者中挫伤和擦伤在损伤中比例最大,共占到78.57%,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死亡者各占48.21%、32.14%.死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者,占死亡人数的64.29%,且以男性死者居多.损伤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共存死亡案例共26例.结论 损伤死亡病例中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疾病分布有一定规律性,死者年龄偏老年化,损伤多以摔、跌、钝器所致的擦伤和挫伤为主.原有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为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