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产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消毒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实验室试验表明,含有效碘250ppm国产PVP-I溶液,作用15秒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与白色念珠菌;作用120分钟,可杀灭蜡状杆菌芽胞;作用15分钟,可灭活HBV-DNA。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及粘膜免疫佐剂量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基因重组蛋白。方法: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杆菌扩增CagA基因片段,从霍乱弧菌扩增CTB基因片段,将它们转入原核载体质粒pGEMEX-1,在大肠杆菌DH5α中克隆,并在JM109DE3中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EGEMEX-CTB的全长序列经分析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相符;各表达蛋白经SDS-PAGE分析,相对分子量与文献相符;重组蛋白经Westem blot检测有较强的抗原性。结论:基因重组菌表达的融合蛋白有可能作为有效抗原用于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制及检测试剂盒的制备。  相似文献   
3.
牙周病是具有不同临床表现及不同微生物所致的炎症。牙周囊中隐藏着100-150种细菌,占优势的有5-10种。主要是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嗜碳酸菌。单纯使用抗菌素,或者与手术清创术联合治疗牙周病都是有效的。药敏试验有助于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数牙周菌株体外药敏试验的培养基,称V培养基。该培养基的优点是:(1)牙周菌生长良好;(2)成分容易配制;(3)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同其他培养基得到的一致;(4)不需添加血液。 V培养基的成分如下:每升含胰蛋白胨15克,酵母浸膏5克,氯化钠5克,葡萄糖2克,丙酮酸钠2克,甲酸钠1克,延胡索酸钠1.5克,琥珀酸钠0.1克,吐温-800.25毫升,琼脂15克,氯血红素5毫克,维生素K_30.5毫克。作者比较了50株牙周菌在V培养基和6种其他培养基(Wilkins-Chalgren琼脂WCA、Schaedler琼脂、Brucella琼脂、胰蛋白酶黄豆血平板TSA、以及加血液的Schaedler和Brucella琼脂)上的生长情况。 V培养基同TSA在牙周细菌生长的能力和数量上相似;同WCA相比,试验的24种细菌中有17种结果相似,有6种细菌在V培养基上生长优于WCA;V培养基明显优于Schaedler和Brucella琼脂,牙周细菌在这些琼脂上生长不良。加血液能增加Brucella琼脂上细菌的生长,但对Schaedler琼脂无明显促进作用。用同样的上述牙周菌株在V培养基及常用于临床厌氧菌敏感试验的培养基WCA上进行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克林达霉素和红霉素等5种抗菌素的药敏试验比较,测得的MIC基本相同。只有腐蚀类杆菌(“Corroding”Bacteroides)在V培养基上的MIC高于WCA,可能是因细菌在V培养基上生长较好,以致抑菌需要的抗菌素浓度增高。总之,V培养基用于培养牙周病分离的细菌可与血琼脂培养基媲美,甚至更佳。在药敏试验上,其价值同WCA类似。因此,V培养基不失为进行人牙周菌药敏试验的合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紫外线是常用的物理性消毒因子,其杀菌的波长范围在2400~2800(?)之间,最适波长为2600(?)。人工紫外线可用低压水银蒸气灯产生,波长为2537(?)。紫外线的灭菌机制主要是损坏DNA构型,他DNA的同一条螺旋上相邻的胸腺嘧啶形成二聚体,从而干扰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被列为Ⅰ类致癌因子。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机体后,胃粘膜的γ干扰素水平升高,并与胃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因此认为γ干扰素参与了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本文就近年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时胃粘膜γ干扰素增加的机制及其在感染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HP人猪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沫  方平楚 《浙江医学》1993,15(4):199-200
对69头猪血清作了抗人HP抗体测定及相应胃粘膜病理检查。结果表明34头(49.3%)抗体阳性,其中31头(91.2%)胃粘膜有程度不同的炎性反应,21头(61.7%)检出HP;而抗体阴性者未检山HP,仅3头(8.6%)有炎性反应。从事屠工10年及以上者91.3%有HP感染(胃镜证实均有粘膜病变),而不足10年者仅40.6%。HP可能是人猪共患病的病原,并可能互相感染,导致人慢性胃病发生和复发。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80年代中后期出现世界范围内回升 ,特别面临的新情况是艾滋病毒 (HIV)与结核分枝杆菌的双重感染者增多[1] 。为了控制其蔓延 ,实施有效的防治 ,进行早期诊断十分必要。传统的结核杆菌检测一般依赖于细菌学指标 ,其中痰涂片抗酸染色法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粘附于胃粘膜是其致病的首要步骤,粘附素是其粘附定居的物质基础,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及其致病性,以及粘附素在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Hp)在五大洲均有发现 ,发达国家人群带菌率 50 %左右 ,而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带菌率高达 80 % [1] 。Hp的持续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的观点已成定论 ,志愿者口服Hp菌液可出现相应症状。患者若经过适当治疗 ,将Hp清除 ,症状就消失 ;症状若是复发 ,又可检出Hp。动物实验感染Hp也可出现胃炎症状[2 ] 。Hp感染也增加了胃癌的发生机会[3,4 ] 。 1994年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中心宣布Hp为第一类致癌因子。许多抗菌剂能杀灭Hp但不易根除。因为一方面胃酸可能会分解…  相似文献   
10.
幽门弯曲菌的分离鉴定和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