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导致出血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完成的366例颅内支架成形术的临床资料.有14例发生出血并发症,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36 ~76岁,平均(57±12)岁.以接受手术的前100例为界限分为前期手术组和后期手术组.分析导致出血的原因,探讨如何预防及处理出血并发症.结果 本组颅内支架成形术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3.8% (14/366),前期手术组发生率10.0% (10/100)、后期手术组发生率1.5% (4/266).其中6例出血并发症与手术操作相关,1例是微导丝置于远端分支动脉时刺破动脉、1例球囊扩张时导致血管破裂、1例将球囊于支架内再次扩张后发生出血、3例微导丝头端突然前蹿刺破了分支动脉;8例与过度灌注相关,其中3例为适应证掌握不严格所致;死亡6例,重残3例,轻瘫痪2例,3例无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颅内支架成形术出血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但术者可以在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叙述瓦里安CL23EX加速器的构造,重点描述机架电缆磨损引起的相关故障的分析与检修,并总结维修经验。  相似文献   
3.
自1995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不久[1],一些临床研究机构又开展了局部动脉内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实验研究[2-3]。但无论是静脉溶栓还是动脉溶栓,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溶栓时间窗短: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rt-PAStroke Study Group,NINDS)的研究认为[1],静脉溶栓应在发病3h之内进行,多数机构认为动脉溶栓时间窗应在6h之内。如此短的溶栓时间窗致使只有4.5%~6.3%的…  相似文献   
4.
万东程控X线机透视电路分析与故障检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万东程控X线机一例特殊透视故障,系统分析了整机透视电路工作信号流程,并利用机器服务程序和各已知测量点波形综合分析、判断故障点。排除故障。讨论了在处理一些没有显示故障代码的情况下进行检修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支架成形术(SAA)与单纯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3月ICAS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人院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选择分为SAA组(均用Wingspan支架)122例,药物治疗组86例。神经功能改善率以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治疗前NIHSS评分的比值评价。主要终点事件为30d内出现的脑血管事件和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30d后责任血管相关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再发脑血管事件、死亡等随访结果。结果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4-36个月,平均(19.3±1.7)个月。①SAA组30d,6、12、18、24个月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4.9%、45.1%、57.4%、53.3%和55.0%;药物组为3.5%、26.7%、20.9%、24.4%和23.2%,两组30d后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AA组手术成功率为98.4%。术后30d内,SAA组共有4例发生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另有2例症状轻微。药物组30d内有2例(2.3%)发生狭窄动脉区轻微卒中;30d内两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SAA组30d后责任血管发生缺血事件为7例(5.7%),药物组为15例(17.4%)出现责任血管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两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内SAA治疗ICAS较为安全,在预防责任血管相关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与改善神经功能方面,长期疗效优于内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多发疾病,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极大地降低了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本文阐述了一种可滑动式分指板的研制过程,该分指板在对指、腕、肘、肩关节进行锻炼的同时,可借助桌面、墙面等支撑面进行多方向滑动,能有效地控制整个患侧上肢的异常运动模式。临床应用证实可滑动式分指板符合运动表象训练要求,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09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单中心完成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127例(责任血管狭窄率为50%~99%)的临床资料。以应用球囊扩张支架的前20例和自膨式支架的前20例为界,将病例分为非成熟期和成熟期。观察术中及术后7d所有不良事件,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127例中,10例(7.9%)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出血性卒中3例(2.4%),缺血性卒中6例(4.7%,4例为小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0.8%)。死亡3例(2.4%),重残2例。②非成熟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7.5%,7/40)高于成熟期患者(3.5%,3/87),P〈0.05。性别、年龄、狭窄程度、支架类型及病变位置对并发症无影响。剔除手术操作因素造成的4例(均在非成熟期),后循环病变的并发症发生率(11.1%,5/45)高于前循环(1.2%,1/82),P〈0.05。③分层分析显示,应用球囊扩张支架,后循环病变并发症发生率(25.0%,4/16)高于前循环病变(1.7%,1/59),P〈0.05;应用自膨式支架,后循环病变并发症发生率(6.9%,2/29)低于球囊扩张支架(25%,4/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术者接受严格训练的前提下,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相对安全的;处理后循环病变的相对风险较高,而使用自膨式支架可能会降低其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mAA)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2006年6月-2009年11月对连续收住院的19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PcomAA患者采用动脉瘤栓塞术。其中男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岁。动脉瘤直径平均为7.9mm。发病剑治疗的时间平均为16.7d。利用确切概率法分析下列因素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程度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最初动眼神经麻痹的程度、动脉瘤的大小、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结果①19例患者治疗时均为完全栓塞。②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3.1个月。12例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正常,7例患者的症状部分恢复。其中1例患者因1年后动脉瘤复发行二次栓塞术,2年后再次造影随访证实动脉瘤栓塞致密。该患者在二次治疗后2个月余动眼神经麻痹症状恢复,且未出现症状反复的情况。③动眼神经麻痹程度、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及是否伴有SAH,对恢复情况均有影响(P〈0.05);动脉瘤的大小对恢复情况无影响(P〉0.05)。结论动脉瘤栓塞术是PcomAA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的有效治疗方式。在患者群中,尽早治疗的、伴有SAH或动眼神经麻痹程度较轻者,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式支架(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11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62例,对其中24例实施球囊扩张支架治疗,38例实施自膨式支架治疗。按Mori分型观察两组患者残留狭窄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①对62例患者全部成功进行了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其中球囊扩张组术后的血管狭窄率从术前的(83±8)%降至术后即刻的(10±5)%,自膨式支架组术后狭窄率从术前的(81±11)%降至术后即刻的(17±10)%。②球囊扩张组24例患者中,有7例(29.2%)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自膨支架组有4例(10.5%)患者出现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但若剔除手术操作因素,仅比较支架相关缺血并发症,显示自膨式支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38,5.3%)明显低于球囊扩张组(7/24,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从病变特点观察,显示MoriC型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在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中,自膨式支架较球囊扩张支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但术后残余狭窄率,白膨式支架比球囊扩张支架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随着《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实施,探索管理医学工程人员的一些可行性办法。方法分析当前医学工程人员管理的现状,打破技术垄断,建立良好的医学工程人员管理体制,为医疗机构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结果《办法》的实施对传统医疗设备维修和医学工程人员都是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加快推进医学工程人员实施技术准入的步伐,改变以往医学工程人员良莠不齐的局面。结论强化了对医学工程人员的管理,提升了为医疗机构服务保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