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山西省运城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2009年7-9月运城地区乙脑发病率及同期气象资料,用SPSS17.0软件分析两者相关性,并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乙脑发病率的气象因子拟合模型。结果运城地区乙脑病例多在6月开始出现,7月增多,8月达到高峰,9月减少,10月偶有发生。乙脑发病率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气压等相关,与月温差、月日照、相对湿度、月降雨量无关。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乙脑发病率的气压回归方程,ap1(提前1个月的平均气压)有良好的拟合效果。结论气象因子对乙脑发病有重要影响,可以利用气压拟合模型预测乙脑发病率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甲氧DDT,残杀威对德国小蠊的毒力及杀灭效果。结果显示:甲氧DDT对德国小蠊A组(室内饲养组)的LD_(50)=4.52μg/虫,KT5_(50)=21.2min。B组(野外采集组)LD_(50)=4.23μg/虫,KT_(50)=19.8min。残杀威对德国小蠊A组的LD_(50)=0.1901μg/虫,KT_(50)=4.34min,B组的LD_(50)=0.2171μg/虫,KT_(50)=4.51分。这表明两种杀虫剂对德国小蠊都有一定的作用。从目前结果看德国小蠊对以上两种杀虫剂还没有抗性产生的迹象。但是甲氧DDT对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不如残杀威。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家蝇抗性水平及防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提高灭蝇效果。方法 用点滴法测定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变化。结果太原市家蝇 2 0 0 3年对溴氰菊酯、敌敌畏抗性属中抗水平 ,LD50 分别为 0 .0 2 3 2、0 .1188μg/只 ;对二氯苯醚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性属低抗水平 ,LD50 分别为 0 .0 0 69、0 .0 0 99μg/只 。结论 开展综合防制 ,以科学的方法合理使用杀虫剂 ,延缓抗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蟑螂共有4种:德国小蠊、黑胸大蠊、美洲大蠊、中华真地鳖,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黑胸大蠊分布较少,但密度较高,主要集中于一处,美洲大蠊可能为外来种,中华真地鳖分布甚少,且数量不大。蟑螂的侵害呈逐年增长之势。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世界已知蜚蠊约3500种,我国有168种。根据蜚蠊栖息场所的不同,将其分为家栖种和野生种,野生种类生境复杂、种类繁多;家栖种类较少,常见的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室内蜚蠊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可传播、携带各种致病菌、病毒、蠕虫卵和阿米巴包囊等病原微生物,其体壁及口器分泌物是重要的过敏原,可引起变态反应,2003年香港SARS流行期间,曾在蜚蠊体内分离出SARS病毒。  相似文献   
6.
太原市某体校发生了一起皮肤癣病的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鉴定 ,确诊为羊毛状小孢子菌引起的猫癣病流行。本次猫癣病的流行 ,总发病率为 2 .9%。其中男性病例占 46 .6 7% ,女性病例占 5 3.33。病例多集中在摔跤队 ,发病率为 39.2 9% ,占病例总数的 73.33%。传染源是一只小白猫。提示要注意预防和研究宠物热带来的人与宠物共患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黎力  关彩萍  刘竹萍  卫平  尹立 《疾病监测》2004,19(5):165-167
目的 探讨SARS传播链形成的主要原因、干预措施及策略。方法 对 336例SARS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分析。结果 SARS发病有明显的医院和家庭聚集性。传播链发病主要分布在SARS疫情的初期。5 0岁以上人群发病易形成传播链。传播链病例组病死率 8.89% ,明显高于非传播链病例组。结论 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是目前控制SARS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刘竹萍  关彩萍  黎力 《疾病监测》2004,19(7):250-253
目的 SARS密接人群隔离方式及隔离效果评价。方法 对太原市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2 0 0 3年 3月 7至 6月 2 5日 ,太原市累计报告SARS确诊、疑似住院病例 5 76例 ,接触者 6 1 87人 ,其中密切接触者 2 92 1人 ,一般接触者 32 6 6人 ,罹患率 9.30 % ,家庭隔离人数占总隔离人数的51.59% ,密切接触者中 ,家庭隔离人数占 77.23%。 336名确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 1 1 2 2人中 ,家庭继发感染 91人 ,感染率 8.11 % ,疑似和排除病人接触者人数占总隔离人数的 61.59% ,接触者中零发病率。隔离干预下 ,密切接触者中的发病率骤然下降。结论 实施隔离是控制SARS传播的有效措施 ,其中家庭隔离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院隔离和集中隔离在控制传染源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诊断到排除这期间内的隔离观察工作 ,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了解临猗县4个乡镇蚊虫种类、密度及其自然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状况。方法 采用诱蚊灯捕蚊,提取蚊虫核酸进行RT-PCR,扩增乙脑病毒NS1区核酸片段,对核酸阳性样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捕获蚊虫4属6种4424只,三带喙库蚊构成比为52.0%,淡色库蚊为41.2%,中华按蚊及其他蚊种数量较少。6-8月蚊虫密度逐月增加,三带喙库蚊构成比逐月增高。对2109只三带喙库蚊分77批进行乙脑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0批。对5个阳性标本进行测序,经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和分析,均为基因Ⅰ型乙脑病毒。结论 临猗县7、8月蚊虫密度高,三带喙库蚊构成比及其乙脑病毒携带率均较高。三带喙库蚊密度及乙脑病毒携带率可作为乙脑防控的重要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