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贵阳地区高知高干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发病情况。方法:对2013年高知高干体检人群7291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SH、FT3、FT4。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病率为2.37%,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患病率为12.55%,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为0.5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甲亢)为1.23%。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是贵阳地区高知高干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常见类型;四种疾病均以女性患者居多;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发病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光量子血液法简称血疗,是提给病人抽取少量的或一定量的血液(一般为200ml),在充氧环境下,经过定时的高能量紫外线后,再输给病人,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应用血疗治疗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我科自1991年7月以来,收治病人达1000多例。起初采和量为200ml/次,所治病人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通过临床察,发现病人采血量为400ml/次时,疗效更显。因此,在1993年1-12月期间,我们对收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米槁心乐滴丸对实验动物耐缺氧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利用肾上腺素复制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和应用常压耐缺氧实验方法,观察米槁心乐滴丸口服给药对大鼠模型防治作用。[结果]米槁心乐滴丸能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对大鼠“血瘀”证有防治作用。[结论]米槁心乐滴丸可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5.
臀部肌肉注射后出现硬结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给医疗和护理带来不便。本文用电磁波幅射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臀部硬结取得了满意疗效,与单用电磁波幅射和中药外敷进行比较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后患者被认为有免疫功能低下和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1],为进一步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我们对60例脑血管病意外的患者进行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以探讨机体免疫功能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IL-2、IL-6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为群  费樱  赵明祥  严德凤  付原 《贵州医药》2000,24(10):593-59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在脑醒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者血清IL-2、IL-6水平。结果 脑醒死患者治疗前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显著升高(P〈0.05);IL-6水平治疗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8.
4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于位于颅内脑底部的先天性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脑表浅部动静脉畸形破裂 ,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其特点是起病急 ,病情不稳定 ,容易再出血 ,死亡率较高。我科于 1 990年 3月~ 1 995年 1 1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 4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44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 7例 ,年龄 1 0~ 6 5岁 ,平均年龄 42岁。其中 2 0岁以下者 3例 ,2 0~ 5 0岁 2 2例 ,5 0岁以上 1 9例。1 2 临床症状  44例中 38例以突发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 ,占 86 % ,4例表现为突发意…  相似文献   
9.
纯化羊抗人IgA诊断血清与IgA骨髓瘤病人骨髓及正常人唾液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验,结果显示,纯化的羊抗人IgA与人IgA可出现明显的反应,且反应强度与抗原抗体浓度呈明显剂量相关关系,而未纯化的羊抗人IgA与人IgA进行ELISA试验时未见明显反应,研究表明:ELISA试验双抗体夹心法与第一抗体纯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严德凤  付原 《贵州医药》2003,27(5):468-470
血液流变学于 70年代后期在我国逐步形成和发展 ,一开始便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 ,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发现血液粘滞性增高所致的血液流变学紊乱与脑血管病 (CVD)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因此 ,被认为是诱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或直接因素[1 ,2 ] 。近年来 ,研究表明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且有年轻化趋势[3] 。本文就以上特点 ,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1 对象与方法1 .1 实验对象随机抽取贵阳地区部份工人、机关干部等 1 465名“健康”者 ,进行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沉 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其中男性 1 0 0 4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