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臀肌筋膜挛缩症的发病机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将1856例臀肌筋膜挛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类型、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结果 1856例全部采取手术治疗,经1-8年随访,效果满意。有效率100%,步态恢复正常98%,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臀肌筋膜挛缩症强调早诊断、早治疗,并根据不同的临床分型实施相应的手术方式,术后早期锻炼,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失败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臀肌挛缩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6例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失败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手术失败原因有3个方面:(1)误诊误治17例;(2)对本病认识不足而选择了不恰当的手术方法或手术松解的范围和程度把握不好91例;(3)术后功能锻炼不到位2例。[结论]多种医源性原因导致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失败,临床医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正确诊断,选择正确的、恰到好处的手术松解,患者术后加强锻炼,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对比Mast Quadrant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T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0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Quadrant后路微创撑开系统辅助下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20例为微创组,开放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20例为开放组。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资料,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周、2个月、1年、2年进行VAS及ODI评分并记录。比较微创组与开放组患者之间的疗效。结果 微创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微创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后各时点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组术后VAS、ODI评分下降幅度较开放组下降幅度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VAS、ODI评分,微创组优于开放组(P<0.01)。结论 Mast Quadrant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与开放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比较,具有切口小、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短期临床疗效显著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该项微创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臀大肌止点上移松解术治疗重型臀肌挛缩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重型臀肌挛缩症患者38例行臀大肌止点上移松解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平均随访29个月,38例患者术后功能改善满意;驼背与骨盆后倾消失35例(97.2%),步态基本恢复正常31例(86.1%),轻度摇摆步态4例(11.1%),1例仍有明显跛行(2.8%);与术前相比,中立位平均屈髋改善94°;在屈髋90°时,髋内收功能平均改善75;°双髋外展肌力正常者32例(88.9%),单侧外展肌力较差者3例(8.3%),双侧外展肌力较差者1例(2.8%)。结论臀大肌止点上移松解术治疗重型臀肌挛缩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角翼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骨骨干骨折7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0年1月~1996年12月采用角翼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骨骨干骨折79例,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9例,男49例,女30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15岁。股骨干骨折60例,胫腓骨干骨折16例,肱骨干骨折3例。1.2方法;6O例股骨干骨折中,57例为新鲜骨折,3例为陈旧性骨折。60例均采用大腿前外侧人路,12孔、10孔或8孔角翼钢板内固定,板体置于外侧,侧翼置于前侧。陈旧性骨折的3例,同时取自体骼骨植骨。术后均不作外固定,其中57例待伤口疼痛减轻后开始膝关节主动和被动屈伸练习,拆线后即扶拐步行。l例因合并…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结果 按照Nakai分级标准,术后66例中优56例,良8例,可2例,差0例,手术优良率近97%.结论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组织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对脊椎稳定性破坏轻微、疗效确实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转子上小切口术式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335例,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步态恢复正常324例(967%),步态明显改善11例(33%)。手术切口位置选择在大转子上15cm处横形,切口小,易显露所有挛缩组织和彻底松解挛缩组织,可避免重要的血管神经损伤,同时,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切口疤痕小。对两下肢不等长者,术后采用单侧皮牵引也获满意疗效。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应用于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护理特点及措施。方法:对48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知识宣教,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做好并发症预防、早期功能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4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个月。滑脱椎体复位率87.5%,全部椎间获骨性融合;临床疗效评价:优32例、良13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3.8%。结论:后侧入路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患者更容易接受并配合早期的功能锻炼的优点,可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术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2017年5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接受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共165例,依据术后早期超声检查结果双下肢有无血栓形成,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病、术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融合节段数、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术后使用抗凝药、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再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65例患者,术后并发下肢DVT者24例,发生率为14.5%。与非DVT组相比较,单因素χ~2检验显示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6.444,95%CI=2.116~19.628)、体重指数≥24kg/m~2(OR=4.463,95%CI=1.603~12.426)、术中输血(OR=3.484,95%CI=1.110~10.932)、术后卧床天数≥5d(OR=3.155,95%CI=1.027~9.695)是腰椎融合术后早期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体重指数≥24kg/m2、术中输血、术后卧床天数≥5d的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早期易出现下肢DVT形成。  相似文献   
10.
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关节功能好等优点[1].我院于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外侧入路小切口技术新开展施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55例,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