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脾家实"出自于《伤寒论》太阴病篇第278条条文,后世历代医家对"脾家实"的理解不一,主要有两种:一认为是脾阳来复,正气充盛;一认为与"胃家实"相当,皆为邪气实的称谓。笔者认为应当从脾阳来复、正气充盛来理解"脾家实",以挖掘其在《伤寒论》中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六三汤加味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六三汤加味论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15例,以中药(包括草药)汤剂内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14天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7例(23.49%),显效48例(42.74%),有效31例(26.96%),无效9例(7.83%),总有效率93.19%。结论:六三汤加味从肾虚湿热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呕哕病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家诏 《河南中医》2005,25(11):3-5
《伤寒论》关于呕吐的叙述包括呕吐、欲呕吐、呕多、呕逆、吐逆、吐利、吐脓血、吐涎沫、吐蛔等,均由胃失和降,胃:致.其病机辨证以辨虚实为主。实证呕吐有外邪侵袭、水饮内停、邪热内郁、寒热错杂等,总病机为胃气壅滞,失于和陴吐多在三阴病,其脏腑以脾、胃、肾为中心,病机表现以阳虚、气虚、阴盛为主。而“哕”证即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可其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抑为特征的病证,其病机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以虚实为辨。  相似文献   
4.
<正>热病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的急性病,包括了《伤寒论》和《温病学》所论述的各种传染性及非传染性急性病,故又称外感热病。热病的概念是根据《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人之伤于寒也  相似文献   
5.
很多医家皆谓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只宜用于湿热内蕴兼表的诸证,文章将探讨本方的证治及组方思路并对本方证的临床病案举隅,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宣畅肺气,发散瘀热,故可运用于湿热内蕴而并不兼表的诸多病证中。  相似文献   
6.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内经》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一证虽属肺家之病,但五脏六腑功能失调,都能引起咳嗽。秦家泰教授对咳嗽的诊治,着重于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尤其强调对痰的治疗,他认为治疗咳嗽首先要辨病的表里,其次辨病的寒热,三辨咳的虚实。例如对新病外感引起的咳嗽,重在宣肺化痰止咳,久病化热咳嗽则以清气化痰为主,若久病痰饮阻肺则以温化寒痰,肺阴伤则治用养阴清肺。其治咳多从下面几法入手。  相似文献   
7.
秦家泰教授活用经方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秦家泰教授从事《伤寒杂病论》教学及研究30余年,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在活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方面,经验丰富。兹择验案数则介绍于下。 1 耳鸣(卡他性中耳炎) 刘某,男,36岁,1991年,6月15日初诊耳鸣20多天,加重5天。1月前患感冒,治疗5天后突然出现左耳鸣,伴耳内胀痛,头晕目眩。曾经某医学附院及某地区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左侧耳卡他性中耳炎”,“左耳鼓室积液。”用红霉素、麻黄素、地塞米松、复方菠萝酶等治疗20余天未愈。刻诊:左耳鸣如闻流水声,耳内胀痛,左侧头皮麻木,伴眩晕,睡眠欠佳,舌质淡红,苔白滑,脉弦。此为痰饮内阻之证,治宜温阳健脾,利水化痰。  相似文献   
8.
<正> 少阳病属三阳病之一,其病理变化当同其它阳经一样,有经证亦有腑证。但历代医家对少阳腑证论述尚少,建国以来的各种《伤寒论》教材,亦未作少阳经腑证的分类。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试图把少阳经腑证分开论述,提出把小柴胡汤证作为少阳经证,而把大柴胡汤证作少阳腑证。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持有不同看法,认为少阳病固然有经证和腑证,但发病时每每经腑同时出现证候,故不必分别论治。下面就此问题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9.
试析外感病辨治中的动态思维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家诏 《江苏中医药》2006,27(11):11-13
动态型思维是人们追踪事物变化的思维方式。它的根本特点是变动性和协调性.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调整、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在中医外感病辩证论治体系中。动态思维方式广泛运用于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转归预后等的辨析过程中,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嫦娥  黄家诏 《河北中医》2006,28(6):476-478
"呕吐哕"是<伤寒论>中出现较多的症状之一,其所涉及的条文达70多条,六经病都涉及到呕吐,有方有证者43条.随着对经典理论的认识及临床研究的深入,"呕吐哕"的相关理论及临床辨证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其研究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